《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二)

2022-04-11 08:3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二)》,欢迎阅读!
美的,历程,笔记,读书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二)



第三章为“先秦理性精神”,论述了儒道互补,赋比兴原则,以及体现实践理性精神的建筑艺术三个问题。本章节主要了解北京故宫和园林建筑的特点。(北京故宫: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园林建筑: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威严庄重的对称性被打破,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究其实质,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充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

第四章为“楚汉浪漫主义”,论述了屈骚传统,汉代神话与历史以及与现实的“琳琅满目的世界”,以及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书中那弯弓射鸟的画像砖;长袖说书人。这里没有细节,没有修饰,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

第五章为“魏晋风度”,论述了人的主题,文的自觉,阮籍与陶潜的三方面问题。作者认为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是中国前期封建社会的正式揭幕。这种社会变迁使得烦琐迂腐的两汉经学垮台,代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就是人文的觉醒。作者认为《古诗十九首》里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或“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等音调都抒发了一种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和沉郁。人的觉醒即是人的主题的重要审美体现。这个时期文学方面主要有三曹、竹林七贤。书法出现了陆机、王羲之、王献之。

第六章为“佛陀世容”,分为悲惨世界、虚幻颂歌和走向世俗三小节,论述了宗教艺术逐渐从悲的精神走向中国百姓的人情世态大团圆,宗教体现在壁画上的世俗化的审美方式等问题。北魏的割肉贸鸽、舍身饲虎是用对悲惨现实和苦痛牺牲的描述来求得心灵的喘息和精神的慰安。隋唐刚好相反,是以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来取得心灵的满足和神的恩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d081f3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d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