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诗海,不求甚解

2022-09-26 18:1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泛舟诗海,不求甚解》,欢迎阅读!
不求甚解,泛舟

泛舟诗海,不求甚解 ——《诗经》读书笔记 关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的生命起点。它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不含笙诗)《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首,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诗经》作品产生的年代,大致说来,最早为西周初期,最晚至春秋中叶,以公元来计算,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历时五百多年。 我的感想 这段时间着实没读什么书,一来因为学习繁忙,无暇顾及,二来因为突然迷上了难懂的《诗经》 《诗经》的诗特点很明显:大量使用排比的手法,富有音韵美,含有很多现今的生僻字。我读书一直都有追求速度的习惯,对一本看了许久也未看完的书总是心生厌恶;刨根问底对我来说是浪费精力,我宁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比如《狼王梦》我就看了不下十遍。在读书上,我是个没有耐心的急性子。 什么时候与《诗经》相遇的呢? 第一次邂逅,是在小学课本里:惜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我还记得文字的背后印的是一棵冷绿的柳树。遇见她就觉得好美。可当时,老师大力鼓动我们背唐诗,寻找《诗经》也就被抛在了脑后。 我的身边不乏爱书的人,但爱诗的人少了些,爱中国诗的更少,爱古诗的愈少,爱《诗经》的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之后,我仅听说过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夭》 一个细雨飘洒的上午,已是初二学生的我回到了那家久违的小书店。在昏暗的灯光下,畅销书的阴影里,我捕捉到了一点只属于中华书局的散着古香的古老滕黄色。这里怎么会有这种书?出于好奇,我把它拿到了灯光下。啊,是她!是《诗经》!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飘到了我的眼前。我用本准备买杂志的钱将她请回了家。 说来也怪,读《诗经》我半点儿也不觉得慢,生怕太快漏掉了什么。由于长期地一目十行,我干脆直接抄录《诗经》她像一朵花,在我急躁的时候给我清凉的芳香;她像一只蝶,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明确的方向;她像一弯月,在我慌张的时候给我遗世的安&& 见她如遇知交。她是见证了沧海桑田变迁的仙者。人生在世,遇见好书,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缘分。 重庆南开中学初20156班:胡腾月 指导老师:晏勇 【每日写作指导:小学生写作指导,心理描写方法&&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f1f312ce2f0066f43322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