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古学的认识

2022-12-24 15:2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考古学的认识》,欢迎阅读!
考古学,认识



对考古学的认识

刚接触考古学,只是单纯的认为是对古遗留的物品的研究。但接触考古学课程之后了解到,考古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对物品的研究,而是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其他国家多属于人类学,也化归艺术史的。

考古学的发展过程产生有长远的渊源,但到近代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近代考古学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地。北宋以来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才在中国出现。作为一门近代的科学,考古学有一套完整、严密的方法论。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球上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都曾经创造和正在创造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其中,考古学文化便是他们的祖先曾经创造的古代文化。对世界各地不同的遗址、墓葬、建筑群、文字、雕刻等等考古学文化的探索、调查和研究,复原各民族的古代社会、追溯各民族在史前和历史上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研究这些考古学文化,人们会发现,各民族对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都有自己的贡献。云南大学人文学院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李昆声主持的世界考古学文化的多样性专题会议,将从世界考古学文化的视角出发,为今后地球的气候、环境、


自然、地理等自然条件的改善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研究世界考古学文化,为谋求人类在其共同家园——地球上和谐相处,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们走向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终极目标作出积极尝试。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刘文锁主持的民族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专题会议则将着力于探讨民族考古学学科本身的若干问题。

人类过去吃什么?为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考古学已有多种研究方法,如通过遗址、墓葬中出土的植物、动物骨骼等来分析人类的主食结构;通过对出土器物中的食物残留来推断其食物组成;通过对出土生产工具的门类、用途等的分析来研究其耕作方式,从而对其作物种类做出判断等等。但同位素分析研究与其它研究存在着不同,它的结论不是仅靠出土资料的间接推论,而主要的依据来自于食用者本身,即通过人骨骨胶原中所含同位素的比值追溯其食物结构,这样就弥补了以往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从而丰富了考古学研究的内容。碳十三、氮十五分析就是将同位素分析用于古人食物结构研究的一种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雪莲主持的古人的食物结构及其社会生活专题会议,将基于碳十三及氮十五对古人骨的分析展开研究。碳十三分析给出的是人类的主食结构情况,即食用的是哪一类的植物。氮十五分析在其分析内容上是与碳十三分析相互补充的,它是通过人体氮的同位素氮十五比值的高低来考察人类的食肉情况。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人类及动物的食物结构,可以对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环境变迁等等的研究提供线索或依据,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f7e4a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