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我与社会导学案

2022-12-27 18:21: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我与社会导学案》,欢迎阅读!
上册,法治,我与,道德,年级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第一课 走进社会生活 新授课 1课时(第一课共2课时) 多媒体

1.感受绚丽多次的社会生活,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2.知道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3.能够通过形式多样的亲社会行为不断的塑造自己和完善自己。 4.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自主学习 主干梳理】

一、基本观点我掌握。 1.人的成长 ______ 社会。

2.投身于 _____ 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 _____ 的过程。 3.我们的社会生活 ____ _____

4.个人是社会的 ___________,我们都是社会的 ______

5.人的身份是在 _______ 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 ____ 的身份。 二、疑难问题我探究。

个人、社会关系、社会之间是什么关系?



【小题反馈 基础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走进新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工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我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回答 1——2题。 1.面对丰富的社会生活,错误的认识是 ( ) A.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 B.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

C.我们要在社会课堂中学习 D.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但可以离开社会 2.我们投身于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 ( )

①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 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不断在社会实践中锻炼的过程 不断自我完善和充实的过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某中学多年来坚持每周一节“时政课”,向学生介绍一周来国内发生的重要 新闻时政事件。 “时政课”的开设有利学生 ( ) ①积极融入社会 ②主动认识社会 ③关心国家发展 ④参与社会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 / 2

4.2021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今年实现进城落户 1300 万人以上,加快居住证制度全覆盖。 “进城落户”影响和改变的社会关系是 ( )

A.血缘关系 B.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经济关系

5.小明在“成长中的我”总结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其中反映人的社会化的内容的是 ( )

①一年来我的体重增加7公斤

②上周我参加了社区“朗读者”协会的读书活动 ③自己认识到了谦让一合作一分享的重要性 ④本周我们学习了一些交往方面的知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某校组织上千名学生参加义务植树。但是,对该校的这一举措,有人提出了异议,认为此举会影响学生学习。 对此,你认为 ( ) A植树只是成年人的义务 B组织学生植树,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C社会公益活动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D学生只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就行了,参不参加植树无所谓 7.结合漫画这样的童年,长期处在孤独封闭的环境中 ( ) A.会使学习不受到影响 B.照样可以健康成长

C.对个人的成长没有大的影响 D.不利于主人公的社会化

8.随着 2022 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了服务冬奥会的行列,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

极做各种服务工作。 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

①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②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锻炼自己 ③亲近社会一服务社会一奉献社会

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9.2021121,北京陈经纶中学的319学生来到甘家口大厦开展社会实践活,了解商业经营、发展,体验甘家口大厦“亲朋式”服务。参加这一活动能使学生 A.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B.体会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C.感受到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1020211,期末考试一结束,杭州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同学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开始了他们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有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 ) 11.简要回答。 (7 )

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人际交往首先是与父母的亲情互动,然后是和同伴一起玩耍。 之后,我们从家庭到学校,再从学校走向社会,与各种各样的人建立起了不同的关系,有亲子关系一同学关系一师生关系一同事关系一朋友关系……可以说,人生的历程就是与人交往的历程。 人类需要交往,没有人能够脱离他人而独立生活。 (1)在社会生活中与我们打交道的人会有怎样的发展特点? (2 )

(2)各种各样的不同关系说到底是什么关系? (2 )

(3)这些不同的关系对我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

12、探究实践。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让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大有益处。社区是观察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拓宽眼界,而且可以从社会“大课堂”里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倘若中学生不接触社会,封闭自我,与社区“隔绝”,与社会实践绝缘,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利。尤其是服务社会意识的缺失,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1)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什么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4 )

18 / 2

2)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什么收获? (5 )

3)结合自身实践,谈谈青少年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实践活动? (2 )

【课后反思 学以致用】



学习本课后,小明写下了如下总结,请你把空格处补充完整。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因此,我们要主动 _____ 社会,积极 _____ 社会,倾力 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 __________ 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

【拓展阅读 反思升华】



生活中,总有一些现象让我们很心塞。 一些青年情侣在公共场合勾肩搭背,卿卿我我,或者着装稀奇古怪,甚至是衣不蔽体,不堪入目。一些人在公共场合接听电话很大声,完全不顾及旁人的感受,或者肆无忌惮地吸烟……这些行为看似只是个人的行为,与别人不相干,但在公共场合,却正影响着甚至伤害着他人。一举一动见精神,一言一行显道德,一个在公共场合能顾及他人感受的人,时刻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人,才是一个无私的文明人。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当你在公共空间做自己的事,于己是“私”,于公共空间则是“公”。你的自由表达、独立意志均不能自由发挥,你应以公民的角色来看待自己。美国学者库柏说:“公共意识并非期望公民必须变得无私并在行为上完全利他,但它确实意味着,公民负有契约性的自制的责任。“缺乏公共空间意识,入公共场合如入无人之境,将整个公共空间当作个人天地,说到底是角色没有转变过来。在公共场合抽烟、吐痰、喧哗、大声打手机、都是没有适应公民角色的表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149da5f6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