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百首】《月夜》译文注释_《月夜》点评_杜甫的诗词

2022-10-21 09:1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三百首】《月夜》译文注释_《月夜》点评_杜甫的诗词》,欢迎阅读!
月夜,百首,杜甫,译文,古诗

【古诗三百首】《月夜》译文注释_《月夜》点评_杜甫的诗词

月夜 []杜甫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烫,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解】:

漉州:今陕西省富县。 【沃苏什卡】:

本诗于天宝十五年(756)八月写于长安。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亡至?州(今陕西富县),借住羌村。七月,肃宗即为坐落于灵武(今属于宁夏)。杜甫易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往灵武,为平乱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收缩至?州以北,他启程没多久,就被叛军杀掉,送至陷落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出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作。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婉”字,“忆”字,都不必轻而易举滑过。而这,又必须和“今夜”、“独看”联系出来予以special。明月当空,月月都能够看见。特指“今夜”的

“独看”,则心目中自然存有往日的“同看看”和未来的“同看看”。未来的“同看看”,要待结句代普雷。往日的“同看看”,则隐含于一二两联及之中。“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不是分野透漏出来他和妻子存有过“同看看”?州月而共“忆长安”的追忆吗?我们晓得,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超过十年
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陷落,一家人逃亡至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看”?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败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著了辛酸,而且交织着担忧与惊愕。这个“忆”字,就是涵义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看?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还有自己为妻子排忧解难;如今呢,妻子“独看”?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大儿女们天真天真,就可以减少她的经济负担,哪能够为她排忧解难啊!这个“婉”字,也就是蕴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这首诗借看月而为善离情,但所抒写的不是通常情况下的夫妇初恋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后写给的《纪游》诗中说道:“去年潼关溃,妻子阻隔长”;“寄书问三川(?州的属于县,羌村所在),无人知晓家在指为”;“几人全性命?天下室岂相偶!”两诗参考,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洗去着天下乱离的可悲,“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就是准确依稀的。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霍松林)

【鹤注】天宝十五载八月,公自?州赴行在,为贼所得,时身在长安,家在?州,故作此诗。

今夜?州月①,闺中只独看看②。遥怜小儿女③,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烫④,清辉玉臂寒⑤,何时倚虚幌⑥,双照泪痕干活⑦?

①《唐书》:?州交洛郡,属关内道。②《楚辞》:“闺中既以邃远兮。”③鲍照诗:“儿女皆婴孩。”④杨慎谓:雨未尝有香,而无微之诗云:“雨香云淡觉微和。”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流水。”今按: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如薛能诗“和花香雪九重城”,则以香雪借形柳花也。梁章隐《咏素馨花》诗:“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⑤阮籍诗:“明月耀清晖。”⑥江淹诗:“炼药照虚幌。”幌,帷也。⑦隋宫诗:“泪痕犹尚在。”刘后村《诗话》:故人陈伯霆读《北征》诗,戏云:子美善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264474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