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化

2022-08-04 01:4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化》,欢迎阅读!
作文,优化,小学,教学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化

作者:张娜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21年第10

作文是学生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重要工具,但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愁眉苦脸。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从实际出发开展作文教学,导致学生没有素材可写,最终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改变作文教学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从必要性、策略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一、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说真话、写实事,但学生的生活阅历少,所接触到的事物是有限的,能够运用的写作素材也不多,所以在写作时常出现不知道写什么的情况,时间一长就会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只能一味地喊口号、抒假情,内容苍白,没有可读性。再加上一些教师喜欢让学生仿写,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导致学生不懂写作的真谛,写作能力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由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考试中也占有较大的分值比例,所以教师必须优化作文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打好写作基础,促使他们今后更好地发展。 二、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写作的动力和前提,想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就需要想办法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写作内容入手。 比如,指导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这一写作主题时,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写作,可能大数学生会不知道写什么,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的朋友,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选择瞎编一个故事,然后随口喊几句友谊万岁之类的口号。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显然是不能打动读者的,所以这样开展作文教学也是不合格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与异地的教师对接,让两地的学生互相交朋友。课堂伊始,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这些远在他乡的好朋友,让他们给这些好朋友写信,建立彼此之间的友谊。听了教师的话,学生十分感兴趣,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讲解书信的格式、写作内容、写作技巧等。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书信有了简单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写在书信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口述想写的内容,理清写作思路,然后再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文从字顺,不会出现逻辑混乱的问题。学生写完,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去邮寄。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可以结交新朋友,还可以发现写作的乐趣,可谓一举三得。


2.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写作素材,不知道写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并且多读书,进行有效积累。 生活中经常发生一些有意义的事或者有趣的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其记录下来。比如,和同学闹矛盾了,觉得很难过,就可以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又如,出去玩时看到路边开了一朵很好看的花,就可以描绘花的外貌,闡述自己为什么觉得它好看;再如,自己受伤了,一个小朋友走过来给了自己一个创可贴,就可以将这件事写下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动之情。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因为书籍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物,而且包含着大量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大量阅读书籍,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写作素材,学到写作技巧,并借助这些写出佳作。此外,积累好词佳句也很重要。因为语言是文章的血液,单纯叙事很容易让读者觉得枯燥,也体现不了文章的美,更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所以需要精彩的、富有哲理的或者优美的词句来美化文章的语言。那么怎么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好词佳句积累本,在本子上记录和摘抄。此外,要给学生创造写作机会,让他们将积累的好词佳句、写作素材、写作手法利用起来,从而写出佳作。例如,以童年为主题写作,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说说自己曾经看到过的有关童年的作文,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学生说完,教师可以引入《童年》的片段,并带领学生分析和探究。通过阅读,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对童年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说一说童年趣事。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说道:我很小的时候想爬树,不过那个时候的我短胳膊短腿的,都抱不住树,旁边的哥哥笑了我半天,然后蹭蹭蹭地爬上了树。我心里很不服气,咬着牙硬往上爬,结果费尽力气只挪动了一厘米,树上的哥哥笑得更开心了。正所谓乐极生悲,哥哥竟然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先是愣了半天,然后看看我,又看看他自己,傻了吧唧地说了句:我刚刚不是在树上笑你吗?我怎么下来了?’”有的学生说道: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听故事,爷爷还健在,我便时不时地跑进爷爷的房间,缠着他给我讲故事。老人嘛,讲的故事都是有年代感的,比如抗战啊、土改啊之类的。虽然这些故事与我相距甚远,但可能因为爷爷讲起这些事儿的时候总是慷慨激昂的,情绪非常饱满,导致我觉得还挺有意思,一直想当英雄。后来爷爷走了,再没人给我讲这样的故事了。回想起来还是小时候好啊! 3.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写作素材源于生活,所以想让学生写出佳作,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并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例如,写题目为一件令我感动的事的作文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感动有关的视频。视频内容要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看了这些视频,学生会对感动有初步的认知,明白人们会为怎样的事情感动。随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有没有被感动过?为什么被感动?在视频的感染下,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脑海中也会浮现很多有关感动


的事件。比如,有的学生说:我上个星期忘记带数学书,可第一节课就是数学课,爸爸妈妈都在上班,没办法给我送数学书,而且马上就要上课了,回家取书也来不及。就在我焦头烂额时,小明主动询问我为什么这么着急,得知原因后告诉我他在同年级的其他班级有朋友,他们的第一节课不是数学,他可以帮我借书。小明拿着数学书回来时,他的周身仿佛闪着光。这光照进了我的心房,暖暖的。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也是最感动我的一件事。有的学生说:一天上午,忽然下起了大雨,爸爸妈妈在上班,不能给我送伞,我和往常一样蹲在屋檐下等雨停。但这天的雨一点也不善解人意,根本没有停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在漫长的等待中,我的心态处于崩溃的边缘。此时,刚向老师请教完问题走出办公室的小红看到了我,上前询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儿,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着急。在知道我没有伞不能回家后,她说可以和我共享雨伞并先送我回家,然后她自己再回家。我考虑到小红的安全,拒绝了她的提议。随后小红想出了另一个主意,那就是我先送她回家,然后她再把伞借给我。这件事让我很感动。 综上所述,优化写作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不过教师要用对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写出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2a2877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