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宋词赏析

2022-04-01 07:1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宋词赏析》,欢迎阅读!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宋词,赏析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宋词赏析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喧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许多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赏析:

★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歪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赏析:

★辛弃疾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下这首词,他赞扬了英勇维护国家的孙权和刘裕,讽刺好大喜功、北伐失败的刘裕。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6b1c1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