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2023-10-09 22:30: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欢迎阅读!
例文,习作,下册,人教,铅笔

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教学目标

1.阅读习作例文,鼓励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激起想象的兴趣,感受想象的快乐。 2.联系旁批内容,指导学生掌握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新鲜有趣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新鲜有趣的故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阅读例文,梳理想象

1.阅读“交流平台”,梳理想象的特点。 1)学生分组朗读“交流平台”。

2)师小结:想象——超越现实,十分奇特。 2.聚焦题目,复述课文。

1)回忆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内容。 2)请学生复述课文的大致内容。

3)师小结:两篇课文都围绕题目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3.板书习作例文题目,齐读题目。 4.默读思考,梳理想象。

1)学生默读例文,边读边思考:铅笔有了梦想,它想做些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铅笔有五个梦想。(课件出示五个梦想) 5.交流提炼,绘制思维导图。

师生交流,绘制思维导图。(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想象的特点,再从课文题目入手,让学生知道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关联。通过读例文,理清例文思路,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想象的内容。

板块二 互相交流,揭秘想象

1.交流探讨,想象奥秘。

1)铅笔一下子有了五个梦想,故事里是怎样描写这些大胆、奇妙的想象的呢?


2)同桌间交流:铅笔为什么要展开这样的想象呢? 2.关注旁批,体会梦想。

1)铅笔和豆角、丝瓜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认为第三个梦想的想象合理吗? 豆角、丝瓜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所以铅笔的这些想象合理、自然。 2)铅笔为什么想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枪?

铅笔的第五个梦想是跑到运动场上帮助别人,它是一支乐于助人的铅笔。 3.自由朗读,总结写法。

1)自由选读文段,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故事写得这么奇妙的? 2)讨论交流,提炼写法。 方法一:借助一个有趣的事物。 方法二:提出几个有趣的问题。 方法三:编出一个奇妙的故事。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习作例文的旁批,思考这些梦想的存在是否合理。教师真实而有效地教,让学生真正习得技法。

板块三 结合导图,练说想象

1.巧借导图,展开想象。

1)学生齐读例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例文最后一段话) 课件出示:

谁也不知道,一支铅笔有多少梦想……就像种在稿纸上的字,发多少芽,开多少花,结多少童话。 2)铅笔还有什么梦想?你能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成有趣的童话吗?(提示:一定要抓住铅笔细长的特点展开想象)

①以第4自然段为例进行仿写。(课件出示例文第4自然段) ②课件出示仿写格式。 2.小组交流,展示仿写成果。

【设计意图】模仿习作例文,巧借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仿照例子,展开想象,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再次巩固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的方法。

板块四 借助作品,放飞想象

1.借助作品,发挥想象。

1)想象是那么神奇,我们一起来看看普通的手指印在想象的世界里会变成什么。(课件出示课本66页“初试身手”的三幅手指印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a5b32a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