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艺术

2022-03-29 10:49: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敦煌莫高窟艺术》,欢迎阅读!
莫高窟,敦煌,艺术

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交通的要道,更是中原与西域交通的必经门户。在其东南25千米的三危山与鸣沙山之间的莫高窟(亦称千佛洞),前秦时就已开凿了佛洞。以后历经十六国、北魏、北周、隋、唐(包括吐谷浑占据时期)、五代、宋、西夏、元、清代。由此可见,莫高窟从4世纪中期到14世纪的千余年,凿窟活动代代相传,连绵不断地进行着。在敦煌艺术的发展中,隋唐时期是莫高窟的鼎盛时期。根据目前研究结果,莫高窟现已确认编号有493个,其中属于唐代开凿的达228个,这里是集中唐代绘画、雕塑、书法、文学的综合艺术宝库。根据考古研究院的统计,现存壁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彩塑造像2000余身,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可划分为佛像画、佛经故事画、民族传统神话故事画、经变画四大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有关佛的体裁是敦煌壁画中的主要内容。这里有诸如三世佛、七世佛、文珠、普贤、现世音、地藏王等大量佛像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飞天也就是正在飞翔的神,梵语称之为提婆,一些佛教作品描写飞天往往出现在乐鼓齐鸣、天花乱坠的佛说法的庄严时刻。据说她们居住在风光明媚的天宫中十座山中,不食酒肉,专采百花香露,散天雨花,放百花香。对飞天的构思显示了画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智慧。这里飞天既不像欧洲人心目中天使(安琪儿)长着不协调的翅膀,又不像道家用云彩将人托在空中那样笨重,而是巧妙的用两根衣带,被天风浮起,她们挥舞长巾,扬手散花,怡然自得地翩翩起舞,遨游太空,给人以美妙的想象。此外,宗教画中还有大量的反映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的佛经故事画,及其以佛经为根据的经变画。佛教题材以外就是一些民族神话及其风俗生活画,如西王母驾凤出行图、西域各国人民供养图、雨中耕作图等。

雕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塑像又是石窟的主体,多采用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像。唐代雕像风格与元朝不同,处处显示出丰满和谐的象征。唐代雕塑不仅有群像,如神龛中塑了七身佛像,而且出现大型佛像,如唐玄宗时曾雕塑了高达26米的南大像。从敦煌塑像的特点看,一方面在泥塑上掌握了纯熟的技巧,同时在彩和塑的有机结合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雕塑水平已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中,成为世界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b819f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