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的字源演变

2023-03-30 15: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步的字源演变》,欢迎阅读!
字源,演变

步的字源演变

步字的演变:甲骨文字形象是双足迈进的形状。隶书字形将其写成双足在一条线上的步,以表示行走的步态。现代汉字楷书写作步,简化为步。古籍中的步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说文解字》释:步从彳从止,止亦声。古代用“足”表示行走,由止而足说明是迈出步伐。足,动也。步,足所踏也。行止之总名。行谓之步,止谓之止。故步者,行也。另一种说法:双脚并拢向前走的意思。又称为安步,徙步。本义为向前迈步,引申义为固定、停止或有次序地向后退走;流义指人站立不动,只将脚挪移地方;还可以引申为举步,行走。结构为上下结构,偏旁部首为彳。本义:向前迈步。相关词语有:缓步、大步流星、跬步、蹑足、蹀足等。部首:彳;部外笔画: 2;总笔画: 7;五笔86 QEMH;五笔98 QEMH;仓颉: OYPC;郑码: WK Z;笔顺编号: 343939;四角号码: 37382 UniCode CJK;统一汉字: U+5EDB

许慎《说文解字》还释:步从止,止亦声。古代用“足”表示行走,由止而足说明是迈出步伐。足,动也。步,足所踏也。行止之总名。行谓之步,止谓之止。故步者,行也。说明:“彳”“止”都是左右结构,笔顺是一样的,一定要注意。以上就是对步的解释了。从步的字源演变我们可以看到,步字起初和脚有关系。但后来它演变成由两个足组成的。由于“彳”是左右结构,且为独体字,这也体现了步是两足在一条直线上迈步,属于单足行走,或有次序地慢慢走。《说文解字》释:步从彳从止,止亦声。古代用“足”表示行走,由止而



- 1 -


足说明是迈出步伐。足,动也。步,足所踏也。行止之总名。行谓之步,止谓之止。故步者,行也。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观点,步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步”字的本义就是走路的意思,后来步还用来表示停止、迁延、徘徊,今天在某些场合里仍然被沿用。从甲骨文字形上来看,“步”像人在奔跑、跳跃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步”也被写作“驻”。而后来步字引申义增多,用于表示人的流动性较强的趋势,如流水的步履轻快等。这也说明,“步”的字形演变与流水、河流的特征是一致的。“步”字的本义是“走”,后来用“走”表示走路,也用来比喻随着一定目标走动。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ce6c52a5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