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有感

2022-05-03 07:2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乡土中国》有感》,欢迎阅读!
乡土,有感,中国

读《乡土中国》有感

乡土,一个朴实无华而又牵动着无数游子之心的名词,曾触发了多少人的乡思与情愫。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没有华丽的辞藻,生动地描述,却构建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将我国社会学的理论推向高峰。

《乡土中国》是一部论述性作品。从前对于书的印象是里面有许多故事,事是有情节的。如今是头一次接触这种论述性文体的书,读起来确实有些吃力。对于现在还处于初级水平的我,对书中的一切解读也只能算是浅淡。

佩服书中的说理,文字在乡下是否有作用本就很难论话,但作者通过将城里教授的孩子和乡下孩子的对比,清晰得让人理解其中的本质:城里人只熟悉城里的事物,正像乡下人只熟悉乡间一样,乡下人会在城里因为无知受到嘲笑,城里人同样也会在乡下遇到不认识的事物,虽然没人嘲笑他们,但说彼此愈确实没有根据。城里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捕蚂蚱不如乡下孩子,这都是平等的,文字在乡下不如在城里普及就像城里人不懂农家知识一样是很自然的。于是想要文字下乡,就要让文字在乡下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本质上让乡下人理解认识和学习文字,加快文字转型,充分而有力。

作为已经习惯了现代文明的当代人,诚然无法想象这样一个社会为何会持续几千年之久,但“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并且我们当今的社会有着些许遗风。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以现代文明的角度看,“乡土中国”的环境也在慢慢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法治社会”取代“礼治社会”,社会的组织形式也随着土壤改变发生改变。

曾经的乡土社会已经不复存在,正逐渐向着浮士德式发展。在当今中国,多新型思想冲击着这些旧有的传统思想,但这也是乡土社会面临的机遇,继承和发扬旧有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吸收有利的新文化,加快思想转型,这是当务之急。

总体来说,中国人是安土重迁的,是有秩序的,中国人的观念深入日常生活,随处思想播种,仅用一句“我”辨别身份,诸多细节,充斥着生活。乡土中国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中国社会,指引着中国社会发展方向,更提醒我们明确自己的身份像土一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053de04a5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