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有感

2022-04-15 02:09: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乡土中国》有感》,欢迎阅读!
乡土,有感,中国

魂归深处是吾乡

——读《乡土中国》有感



你真土。这句话今天听来绝非赞美。你真洋气,这句话听来味道又有很多不同。但是土怎么了?当我们今日无法回到故土安身的时候,心中可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我的答案是,有,那就是故土。因为那里有我夏季捡麦穗的汗水,有我秋季偷花生的乐趣,有我冬天堪比草原的麦田,有我春天那美丽的油菜花地。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女,我生活在乡土中国。家乡那片土地里藏着多少秘密,家乡那片土地孕育了多少人,家乡那片土地又如何支撑起了全中国,家乡那片土地在今天土与洋的交锋中虽暗自不语,却意味颇深。我们需要走进他,了解他,更加地爱他。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费孝通先生这本《乡土中国》来寻觅中国的根在哪里。



读起此书缘起偶然,我加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有书,这个平台的目标是一周共读一本书,大家一起阅读。坦白讲,我真很难做到,因为有些书确实一周是读不完的也读不懂的,甚至读了会烧脑的,但是不管如何,我在读书。其中,620号到26号的推荐书目就是这本书,《乡土中国》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乡土中国》的作者是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费孝通先生,此书是一本以整体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经典著作,本书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等方面剖析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色。费孝通先生虽是大家,但大道至简,他这本书语言平实、举例形象,宛如一位和蔼的长者在给我们慢慢述说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我们的过去,也为审视现在,更是为了看清未来。我择其中一个角度与大家分享。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乡土社会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基础,乡土社会下孕育出来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何说中国的社会基层是乡土性的?因为中国人天然地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从中原到内蒙古的人,即便到了最适合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即使是到了西伯利亚,不管天气如何,也要播下种子,试试能不能种地。这是乡土性的体现之一。这让我想到了小区里的大妈们,有时候也包括我这样的农村孩子,光想有片菜园子,种几畦小青菜,到老的时候,回家有个一亩三分地,衣食无忧,安然自得。西方人家门口的草坪是草坪,我家门口早晚会变成菜地。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若非遇见大灾大难,兵乱匪祸,中国人是极少背井离乡,毕竟对故土的眷念和依附是如此之深。山西大槐树那次迁移,让多少中国人耿耿于怀,故土难离啊!



这种故土难离,生于斯长于斯,慢慢就形成了熟人社会。你看大家打招呼就能听出来,“谁?”“我”“咋哩?”“没事”。当然熟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社会,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从对彼此的熟悉中得到信任,是来源一种规矩,也就是一种礼治社会,这个一定程度上和今天的法治理念是有冲突的,也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国是个法治社会还是人治社会,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是礼治社会。具体法治和礼治方面费先生又有什么观点,中国独特的长老统治您是否感兴趣呢?如果您好奇,就亲自读读这本书吧。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c059d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