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与现代节日

2023-02-09 12:2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与现代节日》,欢迎阅读!
节日,中国,传统,现代

浅谈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与现代节日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也是传统岁时节日的发展历程。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大多都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不仅有相对固定的节期,也有相对固定的民俗活动。而那些由此衍生出的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不仅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节日的冲击,传统的岁时节日似乎正在被人们遗忘,尽管政府已经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期以此来提高人们对传统岁时节日的重视,但是效果并没有那么尽人意。下面,我将浅谈一下自己对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与现代节日的认识。

首先要谈到的是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与现代节日的区别。

1概念不同。传统的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成俗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而现代节日,则是指近现代才产生的节日,他们的产生,大多与农业生产、天时、物候周期性变化无关,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或是在某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些纪念日或者社会公共活动日。从概念来看,两者产生的时间、背景都是截然不同的。

2发展历程不同。传统的岁时节日的形成,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⑴神话传说的嵌入⑵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⑶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⑷宗教节日(或其因素)渗透⑸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而现代节日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⑴近代以来,在长期的革命、解放战争中,形成的一些纪念日,例如建军节、国庆节⑵建国以来,形成的一些社会公共活动日,如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⑶在当前发展经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如桃花节、美食节等

3民俗特点不同。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有: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浓厚的伦理观念或者人情味;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向复合性发展。而现代节日的产生与农业、伦理观念或者人情味几乎没有关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着时代变革过程中,人类为争取自由解放和一切合法权益的奋斗精神,展示着人们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尊重知识、敬老爱幼、尊重妇女、保护环境、造福后人的新的时代风尚。

虽然两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内在联系。

1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都是以年为周期,循环往复,且各有特定


的活动的内容。比如传统节日中秋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在这一天,人们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而现代节日如植树节,为每年的公历的三月十二日,在这一天,植树则是特定活动的内容。

2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都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生活需要,在长期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一种休整日,他们分布于一年之中,给人们一个休息、调整的机会。

3现代节日丰富着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以新的内容、新的风采对传统节日的节俗活动给予积极地影响。例如,很多人提倡将传统的“重阳节”定为“敬老节”“老人节”,而这些也是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现代节日。

4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在本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社会功能—社会凝聚、社会认同以及心理归属;娱乐功能;教化功能。在这些功能上面,是现代节日和传统节日都能够达到的。

5不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他们是一种生活节奏,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节奏的,人的生活不可能没有张弛。生活中不可无节日,节日中不可无活动,而这些,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现代节日呢?

首先,要肯定它的积极作用,并广泛地推崇、发扬。对于一些纪念日和公共活动日,如建军节、国庆节、妇女节等等,他们充分展现了现代文明,同时,又是体现了中国人民自立自强、尊重妇女等现代精神风貌,同时,也是对传统节日的一些良好的补充,因此,应该大力发扬。

然而,过滥的一些“人造现代节日”也应该抵制。近年来,有不少的经贸洽谈、商品展销、旅游观光等活动也往往借助节日的形式,如购物节、时装节等,作为展销、促销手段而偶一为之,对于开拓视野、交流信息、促进经贸活动的开展,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的整顿的各项工作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过滥的人造节日活动缺不应该提倡,而且也不可能作为“节日”存活。因为不符合节日自身发展规律。节日,本来是一种休整日,如果天天过节,闹的人们不堪重负,也就失去了节日本来的意义。

再次,提到现代节日,人们不可避免地联想到西方节日。是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带着浓厚西方色彩的西方节日也传入中国。一些西方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fe4018a76e58fafab003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