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40分钟要质量

2022-07-09 04:1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向40分钟要质量》,欢迎阅读!
分钟,质量,如何

如何向40分钟要质量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满堂灌现象,甚至拖堂,一堂课下来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摸不着头绪,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我们是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学生在来到课堂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每一堂课的内容,真正需要掌握的内容是很少的,也就是本节课的难点,重点知识,实际上也只有这点东西需要老师进行指导。40 分钟的课堂,如果老师讲多了,小学生的注意力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效果自然不佳。如何有效地利用好40分钟?

一、精讲多练

精讲多炼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最重要的要求,只有精讲多练,才能重点深入,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从而把书本上知识转化为自己内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自己进行听、说、读、写实践。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学生是主动还是被动,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也就能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者。有了这样一个观念后,我在语文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减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拓宽学生的参与面。课堂教学中,我总会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用时间来换取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我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独立质疑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动脑、教学生会提问题、会随时思考、经常发问。


三、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

课堂是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常规则是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课堂常规是正常教学的保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要向40分钟要质量,常规不好是不行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老师讲得再好也是白搭,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即“会听、会想、会说、会记。”会听——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上课时既要听老师讲解,又要仔细听同学们的发言。要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会想——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会说——养成爱说善说的习惯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会记——养成勤于记笔记的习惯

总之,要想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老师讲解就要少而精,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其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发挥其创造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042541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