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附15套期末模拟卷〗

2022-06-09 06:04:4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附15套期末模拟卷〗》,欢迎阅读!
期末,考试试题,学年,解析,学期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1.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 A.密度小 B.体积小 C.硬度小 D.弹性小

2.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如下图所示,这样能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3.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

角的

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4.如图所示,空心玻璃棉是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现在已经得到广泛使用。许多学校录播室的内墙都是用这种材料装修的,目的是降低室外噪声的影响,这种方法属于下列哪种控制噪声的方式(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以上三种方式都有

5.如图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A B C D

6.如图是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A.在0~1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0~3s内小车移动的距离为2m

B.在1s~2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D.在0~3s内小车移动的距离为1m

7.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固体能传声 B.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可有效阻断噪声的传播 C.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出声音

D.用超声波除人体结石,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 二、多选题

9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中国诗词大会象解释正确的是(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非晶体的熔化

10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用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蜡烛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在较暗的实验室点燃a蜡烛,a蜡烛的像更清楚 D.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 三、填空题

11.在澳大利亚,几名摄影爱好者手持水下照相机,在水中拍摄到海面上冲浪人在碧海蓝天下壮观的冲浪美照,如图所示。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镜;一般情况下海水的密度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纯水的密度;摄影爱好者在海面下向上看时,看到的“冲浪人”比实际位置要_____(填“高”或“低”)一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71092a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