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雪泥鸿爪的典故

2022-11-11 19:1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雪泥鸿爪的典故》,欢迎阅读!
雪泥鸿爪,典故,有关

有关雪泥鸿爪的典故



[释义] 指鸿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鸿:鸿雁。 [语出]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以?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正音] ;不能读作“zhuǎ”。 [辨形] 鸿;不能写作“虹”。 [近义] 飞鸿踏雪 飞鸿雪爪

[用法] 用作褒义。形容以前旧事遗留下的痕迹。一般作主语、判断宾语。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1 往事亡矣,只是雪泥鸿爪,他每次看见旧物,总还生出一些缠绵来。 2 把人生看作雪泥鸿爪是悲观,虚无主义的思想。

3 为了追怀往事,我回到久别的母校,寻访依稀可辨的雪泥鸿爪。


4 回到久别的故乡,虽然变化很大,然而雪泥鸿爪,儿时的景象仍历历在目。 5 重访旧地,人事已非,只剩一些依稀可辨的雪泥鸿爪。 6 由此我们就看到了制度变迁的雪泥鸿爪。 7 其实直到后来,依然能看到早期制度的雪泥鸿爪。 8 回首从前,已似雪泥鸿爪,种种往事难以追忆。 9 他经常写日记,好为浮生经历留些雪泥鸿爪。

10 过去的种种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只平添些许回忆而已。 11 人生苦短,更应把握青春,留下弥足珍贵的雪泥鸿爪。

12 身后传来长矛挥动的风声,我急转身,雪泥鸿爪散攻其中一个辽兵,同时急退两步,和身后的辽兵错身而过,来到了他的身后。

13 有很多人喜欢在竹子上刻字,企图留下点雪泥鸿爪,他的涂鸦大作更多。 14 突如其来的一击,如雪泥鸿爪,了无痕迹。

15 走进沧桑,追寻雪泥鸿爪;翻开记忆,共看虎跃龙腾。

16 这枫叶铺满的院子里,还可闻到往日的气息,和残留的雪泥鸿爪,使人缅怀。 17 展锋目光一凝,突然大喝一声,一招弓身望月,剑势若雪泥鸿爪,翩然变化,幻灭万端,不可捉摸,直射奎刚近身而去。

18 一大堆书背后有趣或曲折的故事;另外,还雪泥鸿爪般呈现出通信人对学问和社会的真知灼见,比如叶圣陶先生关于汉字简繁体的意见,就从未见诸书刊。 19 被史料记载下来的阳虎言论远不及孔子的多,可谓雪泥鸿爪。 20 迟早会有些雪泥鸿爪显露出来。

21 剑势若雪泥鸿爪,翩然变化,幻灭万端,不可捉摸,犹如万箭齐发,直扑黑衣男子位置。 22 南宋皇城经元兵的一把大火,将九里皇城灰飞烟灭,世人只能从史记里捕捉到雪泥鸿爪。

23 罪,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只是盗窃、说谎等行为;所谓罪,是指一个人穿越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在那里的雪泥鸿爪。

24 客观上,关于均输法的直接资料确实较少,但亦非全无其雪泥鸿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878ade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3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