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形成性考核《道路勘测设计》 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

2022-07-13 11:25: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开形成性考核《道路勘测设计》 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成性,勘测,考核,试题,道路

国开形成性考核《道路勘测设计》 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

课程 ID 50095 整套相同, 如遇顺序不同, Ctrl+F 查找,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 第一次形考

一、 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目 1 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 的是(C A 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B 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C 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D 便于选择半径

题目 2 平面交叉设计的形式不包括(D A 环形交叉 B 渠化平面交叉 C 非渠化交叉 D 垂直交叉

题目 3 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 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 其圆曲线半径应大 于等于(C A 临界半径 B 一般最小半径 C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 极限最小半径

题目 4 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C 进行。 A 中侧 B 外侧 C 内侧

题目 5 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C A 一阶段测设 B 三阶段测设 C 二阶段测设 D 四阶段测设

题目 6 路肩的作用不包括(A A 对于车辆荷载提供支承作用 B 增加路幅的富余宽度 C 为填方地段通车后的路基提供宽度损失 D 有利于诱导驾驶员的视线

题目 7 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 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C 辆。 A 右转弯 B 直行 C 左转弯

题目 8 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B A 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B 汽车车速 C 道路质量


D 汽车质量

题目 9 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D A 最短坡长 B 平均纵坡 C 最大纵坡 D 坡度角

题目 10 公路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指________设计。A A 纵坡、 竖曲线 B 横坡、 竖曲线 C 纵坡、 平曲线 D 横坡、 竖曲线

题目 12 某断链桩 K2+100=K2+150 则路线 B A 短链 25 B 短链 50 C 长链 50 D 长链 25

题目 13 行车视距不包括(D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错车视距 D 发车视距

题目 14 以下关于竖曲线半径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竖曲线以选用较大半径为宜 B 竖曲线以选用较小半径为宜 C 在特殊困难地段可大于极限最小半径 D 选用大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

题目 15 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的确定, 主要根据(B 来选取 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 离心加速度和视距 B 行程时间和视距 C 行程时间和离心力 D 视距和离心加速度

题目 16 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会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停车视距 题目 17《设计规范》 中规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 4%时, 沿上坡方向车道右侧设置(C A 铺道 B 错车道 C 爬坡车道 D 变速车道

题目 18 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A A 曲线长


B 切曲差 C 切线长 题目 19《技术标准》 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 的是(C A 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

题目 24 在平原区, 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B A 最大纵坡和坡长 B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C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D 土石方填挖平衡

题目 25 减少或消除公路冲突点的措施不包括(A A 减少汽车出售量 B 采用立体交叉 C 采用渠化交通 D 建立交通管制

题目 26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最大超高值的取值范围为(A A 2% 10% B 2% 8% C 8% 10% D 1% 5%

题目 27 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其路基设计标高为(A A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面中线标高 D 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

题目 28 道路阻力包括(A A 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 B 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 C 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 D 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

题目 29 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称为(D A 分流点 B 交织点 C 平行点 D 冲突点

题目 30、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合成坡度的限制值为 10% 设计中某一路段, 按平曲线半径设置超高横坡度达到 10%则此路段纵坡度只能用到(A A 0% B 0.3% C 2% D 3%

题目 1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C A 专供小客车行驶 B 混合交通行驶 C 专供汽车行驶


题目 3 现场定线时, 放坡的仪具可采用(B A 水准仪 B 手水准 C 罗盘仪 D 求积仪 题目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B A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B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C 最大交通量

题目 9 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 A1 A2 该两桩号间距为 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 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C A V=2A1+A2 L B V=A1-A2 L C V=A1+A2 L/2 D V=A1+A2 L

题目 12 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为(B A 1.5% B 路拱横坡度 C 3% D 2%

题目 13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C 视距的要求。 A 超车 B 二倍的停车 C 停车

题目 16 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A A 2% B 3% C 1.5% D 路拱横坡度

题目 18 初步设计时, 应编制(B A 修正概算 B 概算 C 决算 坡度。 A 外侧路肩边缘 B 路面中心 C 外侧路面边缘

题目 6 公路的最小坡长通常是以设计车速行驶(B 的行程来规定的。 A 6-9s B 3-6s C 15-20s D 9-15s

题目 7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B


A 混合交通行驶 B 专供汽车行驶 C 专供小客车行驶

题目 8 中间带的组成包括一条中央分隔带和(C A 2 条左侧路缘带 B 1 条右侧分车带 C 2 条右侧路缘带 D 1 条左侧分车带

题目 9 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C 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 B 路基内边缘线 C 行车轨迹线 D 路面内边缘线

题目 10 横向力系数的定义(C A 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题目 11 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C A 设计车速 B 设计车辆 C 交通量

题目 12 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 D 行程。 A 6s B 3s C 5s D 9s

题目 13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 和时, 汽车就(D 行驶。 A 加速 B 无法确定 C 减速 D 等速

题目 14 在平原区, 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B A 最小纵坡和坡长 B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C 土石方填挖平衡 D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题目 15 展线是为了(C A 放坡 B 绕避地物障碍 C 克服高差 D 跨河

题目 16 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 行车速度。


A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B 最大 C 最小

题目 17 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 2% 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 横坡度应是(A A 2% B 非定值 C 3% D 5%

题目 18 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C A 1.5% B 3% C 2% D 路拱横坡度

题目 19 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A A 回旋曲线 B 高次抛物线 C 二次抛物线 D 双柳线

题目 20 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C A 停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会车视距

题目 21 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A A 曲线长 B 切线长 C 切曲差

题目 22 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A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题目 23 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A 进行。 A 内侧 B 中侧 C 外侧

题目 24 基本型平曲线, 其回旋线、 圆曲线、 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C A 1 2 3 B 3 2 1 C 1 1 1 D 1 2 1

题目 25 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 的是(B A 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 B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 C 保证冰雪路面行车安全


D 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

题目 26 高速、 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会车视距

题目 27 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 绕内边轴旋转时, 是指 B 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 路面未加宽时 C 路面加宽后

题目 28 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B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题目 29 实地放线的时间阶段是(D A 竣工阶段 B 施工阶段 C 养护阶段 D 勘测设计阶段

题目 30 一般公路在旧公路改建时的超高构成可采用(C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题目 2 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 稳定程度的指标是(B A 横向力 B 横向力系数 C 垂向力 D 离心力

题目 3 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的确定, 主要根据(D 来选取 其中较大值。 A 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B 行车时间和视距 C 视距和理性加速度 D 行程时间, 离心力和视距

题目 4 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B A 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B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C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题目 5 匝道是用来连接(C 的通道。 A 十字平面交叉 B 分离式立体交叉上、 下路线 C 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题目 6 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其路基设计标高为(B A 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


B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C 路面边缘标高 D 路面中线标高

题目 7 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A 时汽车行驶的安全。 A 下坡 B 平坡 C 上坡 题目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B A 最大交通量 B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C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题目 9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 通流量为(B A 3000-7500 B 5000-15000 C 1000-4000

题目 10 二、 三、 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A A 路基边缘标高 B 路基坡角标高 C 路面边缘标高 D 路基中线标高 二、 判断题

题目 31 平曲线半径较大时, “竖包平” 是一种好的组合。X

题目 32 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4 个等级。X 题目 33 两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坡长。V

题目 34 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 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X 题目 35 在高速公路中, 若某平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则该弯道可以不设缓和曲线。V

题目 36 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 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 计算。V

题目 37 越岭线布线时, 一般应优先考虑回头展线。 X

题目 38 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 错车视距标准、 超车视距 标准三种。X

题目 39 沿溪线布线时, 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X 题目 40 汽车匀速运动, 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V 第三次形考

一、 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目 1 两个相邻的反向曲线间应保留一定的直线段长度, 其半径应根据 C 来确定。 A 外距 B 曲线长 C 切线长

题目 2 公路测设的主要程序即通常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为(D


A 四阶段设计 B 三阶段设计 C 一阶段设计 D 二阶段设计

题目 3 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 不应小于(A A 0.5% B 0.6% C 0.3% D 0.4%

题目 4 一般路基是指(A A 填土高度在 20m 以内的路堤 B 边坡采用 1 1.5 的路堤 C 填土高度在 12m 以下的路堤

题目 5 当高速公路分段采用不同的技术等级, 其分段长度应大于(A A 20 公里 B 30 公里 C 10 公里 D 40 公里

题目 6 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技术方案, 计算工程数量, 提出修正 的施工方案, 修正设计概算, 该设计为(C A 初步设计 B 施工图设计 C 技术设计 D 修改设计

题目 7 进行路线固定时, 一定要量出护桩至固定桩的(C A 空间距离 B 垂直距离 C 水平距离

题目 8 人工运输土石时, 免费运距为第一个(A A 20m B 10m C 50m

题目 9 沿溪线低线位的优点, 其中有(B A 在狭窄河谷地段, 路基废方处理容易 B 平纵面比较顺直平缓, 路线线形可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 C 路基防护工程少

题目 10 路基填方用土取“调” 或“借” 的界限距离称为(C A 超运运距 B 免费运距 C 经济运距 D 平均运距

题目 11 提高路表面的粗糙度, 其目 的是为了(D A 减小惯性阻力 B 减小滚动阻力


C 提高动力性 D 增大附着力 题目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规定, 公路竖曲线采用(D A 三次抛物线 B 双曲线 C 回旋曲线 D 二次抛物线

题目 13 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 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B 来确定。 A 曲线长 B 外距 C 切线长

题目 14 定线测量阶段, 测角是观测路线(C A 转角 B 左角 C 右角

题目 15 复曲线半径的选择应先选(C A 第一曲线半径 B 第二个曲线半径 C 受地形控制较严重的那个半径

题目 16 沿河线应保证不受洪水威胁, 其选线的要点首先在于(B A 地质与土质 B 平面与纵面 C 横断面

题目 17 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 一般是(B A 离开城镇 B 靠近城镇 C 穿过城镇

题目 18 护坡道的作用是(B A 属于路基防护工程范畴 B 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 C 设置弃土堆的理想位置 D 路基排水的重要设施

题目 19 根据地形地物, 以及工程艰巨性和地质不良情况, 选择相应的 控制点, 调整控制点前、 后纵坡, 在等高线上截取的各点连线为(C A 自由型路线 B 均坡 C 导向线

题目 20 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A 设计成果。 A 平、 纵、 B 平面 C 纵断面 D 横断面

题目 21 汽车爬坡能力所反映出的汽车性能是(A A 动力性能


B 通过性 C 操纵稳定性 D 行驶稳定性 题目 22C 的横断面称为典型横断面。 A 特殊设计 B 不常采用 C 经常采用

题目 23 为在地形上某两控制点间确定路线的导向线, 此地形图的等高 距为 2m 比例尺为 1 2000 拟定此段路线平均纵坡为 4% 分规所张的开 度应为(D A 5 cm B 4 cm C 2 cm D 2.5 cm

题目 24 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A A 1 200 B 1 1000 C 1 100 D 1 500

题目 25 纸上定线中横断面的控制, 主要为了控制(A A 经济点最佳位置 B 路线的纵坡度 C 路基设计标高

题目 26 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A A 应扣除大、 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B 不扣除桥涵体积 C 应扣除桥涵, 挡土墙的体积

题目 27 在公路线形几何设计中, 基本的设计依据有(C A 设计车速、 设计车辆、 设计荷载 B 设计车速、 设计车辆、 设计高程 C 设计车速、 标准轴次 公路等级 D 设计车速、 设计车辆、 设计交通量

题目 28 路线起终点的固定至少应选择(C 固定点作护桩。 A 三个 B 四个 C 二个 D 五个

题目 29 初步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C A 设计概算 B 竣工决算 C 施工预算

题目 30 汽车在匀速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A A 滚动阻力、 磨擦阻力、 坡度阻力 B 滚动阻力、 空气阻力、 惯性阻力


C 滚动阻力、 惯性阻力、 坡度阻力 D 滚动阻力、 空气阻力、 坡度阻力

题目 1 公路工程二阶段设计是指(D A 技术设计与初步设计 B 施工图设计与技术设计 C 平面设计与纵断面设计 D 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题目 2 按照平均纵坡在等高线上所截取的长度的各个连线为(A A 均坡线 B 导向线 C 自由型路线

题目 3 编制有预算的设计文件是(D A 初步设计文件 B 方案设计文件 C 技术设计文件 D 施工图设计文件

题目 4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处来往的车辆数目 称为(C A 通行能力 B 累计当量轴次 C 交通量 D 交通轴数

题目 5 一般路堑是指(A A 一般地质条件下挖方深度不小于 20m 的路基 B 挖方深度小于 20 的路基 C 一般情况下, 挖方深度在 10m 左右的路基

题目 6 下面关于横断面上“经济点”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纵坡面上沿线各种标高控制点的统称 B 当地面横坡度较陡时, 路基多挖少填的标高控制点 C 当地面横坡度很陡时, 路基全挖或深挖的标高控制点 D 当地面横坡度不大时, 挖方和填方基本平衡的标高控制点 题目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A 年平均日交通量 B 最大日交通量 C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D 最大高峰小时交通量

题目 8 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 K1+380 终点桩号为 K27+394.58 中间有 两处断链, 一处长链 57.94m 一处短链 43.36m 则该路线总长(C A 27380 m B 26000 m C 26029.16 m

题目 9 提高路面的平整度, 其目 的是为了(D A 提高动力性 B 减小惯性阻力


C 提高制动性 D 减小滚动阻力

题目 10 越岭线在选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A 纵断面 B 地质与土质 C 平面与纵面

题目 23 对重大、 复杂的技术问题, 落实技术方案, 计算工程数量, 出修正的施工方案, 修正设计概算, 该设计为(B A 施工图设计 B 技术设计 C 修改设计 D 初步设计 二、 判断题 题目 3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规定: 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 为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共四个等级。X

题目 32 山区公路, 路线往往要翻越垭口 或穿越山梁, 为了获得较高的 路线线形标准, 减少过大的土石方开挖工程量, 往往以隧道方式通 过。V 题目 3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规定, 当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 250m 时, 应在乎曲线外侧设置加宽。X

题目 34 一般地讲, 公路等级越高, 适应的交通量和车辆荷载越小, 许汽车安全行驶的速度越低, 公路的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越低。X 题目 35 圆管涵和箱涵, 不论跨径大小及孔数多少, 均称为涵洞。V 题目 36 路面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线形构造物的主体。X

题目 37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 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所以 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V

题目 38 一级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 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 道公路。X

题目 39 当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 各个车轮的轨迹半径是不同的。 轴内侧车轮的行驶轨迹径最大, 前轴外倒车轮的行驶轨迹半径最小。 X

题目 40 平曲线分为凸形和凹形两种形式。X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8e2041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