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雨巷》的原文及文学赏析

2022-10-04 03:0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戴望舒《雨巷》的原文及文学赏析》,欢迎阅读!
戴望舒,文学赏析,原文

戴望舒《雨巷》的原文及文学赏析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赏析

雨巷,一条多么悠长的雨巷; 雨巷,一条多么寂寥的雨巷;

雨巷中,彷徨着一位诗人,又行着一位姑娘。

他们在雨巷中飘然相逢,又飘然相散。这景,这情,诱使过多少读者遐想幽思!

这诗人笔下的雨巷究竟是怎样熔铸而成的?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思?且让我们来细细探寻。

戴望舒之所以写下这《雨巷》,从身世考察,他的降生以及他的早年生活,似乎都与雨巷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这位诗人故乡的有的学者所考证的:190535日,戴望舒在杭州大塔儿巷11号诞生。他家的周围都是悠长的小巷,大塔儿巷和小塔儿巷从东向西蜿蜒,皮市巷和华光巷横贯南北。他八岁入杭州


鹾务小学读书。这所学校在他家西南方向的珠宝巷内。他14入杭州宗文中学,这所学校又在他家东北方向的皮市巷内。他上小学和中学,都得走过好几条长巷。戴望舒发表《雨巷》,时年22岁。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想,这位诗人对当时刚刚过去的童年和少年的记忆,那朝朝暮暮所走过的江南雨巷,一条又一条,一程复一程,该为他灵感的得来,意象的摄取,提供了多么厚实的生活基础。许是他太熟悉雨巷了,太系念雨巷了,于是往昔在雨巷的足迹,便像梦一般地飘来,涌来,这便是他写《雨巷》的原因,或者换言之,这便是他灵感的触发点。

戴望舒之所以写下这《雨巷》,自然更有他提笔的当时所特有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心境。在第一次革命战争高潮中,戴望舒受到了革命的洗礼,他还加入了共青团,在震旦大学投入了革命的洪流。然而,为他所意想不到的是1927412日,反革命政变发生了,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遭到屠杀,他也遭到通缉。据施蛰存回忆:“1927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望舒、杜衡,隐迹在我松江家里的小楼上。闲居无事,就以译书消遣。”“望舒译诗的过程,正是他创作诗的过程。译魏尔伦诗的时候,正是写《雨巷》的时候。因而,这《雨巷》的问世,除了诗人早年生活的触发外,更是他在革命的低潮时期,躲进小楼、躲进雨巷一种忧郁和苦痛的复杂思绪的抒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999232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d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