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二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22-04-14 22:1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4 《唐诗二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欢迎阅读!
二首,课后,唐诗,习题,答案

24 《唐诗二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分为四节,试概括每节的内容,并说说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第一节,写秋风怒吼,吹飞屋上茅草,表现出痛惜之情;第二节,写村童偷茅草而去,表现出焦灼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第三节,写秋雨漏屋,生活简陋,表现出自我反思、自我哀怜的情感;第四节,写广厦存寒士的人生理想,坦露出不顾己身、“大庇天下”的广阔无私胸怀。 二、《卖炭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卖炭翁》讲述了一个宦官及其爪牙抢夺百姓财物的故事:卖炭老人含辛茹苦地烧出来的一车炭,被宦官及其爪牙以极低的价钱夺走。这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的社会现实。

三、两首诗中都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狂风威力之大。这些描写,动态十足,惊心动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给人以压抑之感;不言大雨,而大雨迫至。“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一个“寒”字,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灰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两鬓花白与“十指黑”的对比,见出其年高与劳苦,让人为之心酸。“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对卖炭翁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身上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心忧炭贱”又使之完全可以理解,读之催人泪下。“晓驾炭车辗冰辙”:这一动作描写,写出卖炭老人早起驾车、踏雪辗冰的艰辛,画面感颇强,读之如在目前。 四、背诵这两首诗。


点拨: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背诵时可以分段、分层帮助记忆,如《卖炭翁》可按照“伐薪烧炭—辗冰运炭—“宫使”抢炭的顺序来记忆。 五、任选一首诗,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点拨:【示例】《卖炭翁》改写

寒冬,长安城外郊区,终南山上。

山间的小路旁,一间破茅草屋孤零零地立在寒风之中。一个老翁面无表情地烧着炭……

花白的头发像冷风里的枯草,那被炭火熏黑了的沾满了灰尘的额头上,皱纹又深又密;十指手指满是裂口,乌黑发紫,手掌布满老茧……狂怒的寒风四处乱窜,终南山上的树木被刮得东摇西晃。狂风不时地从茅草屋的缝隙中窜进去,发出“呼呼”的凄厉啸声。“吃的穿的都要靠这些炭了,天再冷些吧……”老翁在心里叹息。

夜里,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落下来……老翁从床上爬了起来,看到外面被冰雪覆盖的大地,顿时喜上眉梢。“老天爷啊,你真是有眼啊。今天我的炭终于可以卖个好价钱了。”怀着美好的希望,老翁赶着牛车离开了自己的茅屋,踏上了艰难的行程。

等到老翁赶到集市的南门外,太阳已经升得老高。那头老牛“哼哧哼哧”直喘着粗气,老翁也已饿得快不行了。远处,两个穿着华丽锦缎,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向集市疾驰而来。只见一个穿黄衣的宦官,高举公文,大声吆喝道:“皇上有旨,宫廷采购,……违令者,斩!”“喂,老头儿,这车炭,宫廷要了。”说着命令老翁掉转车头,向宫廷方向驶去。一车千余斤的炭就换来了半匹红纱一丈绫。

“这日子怎么过啊?”老翁不禁老泪纵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bb454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