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进课堂

2022-03-29 03:52: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学经典进课堂》,欢迎阅读!
国学,课堂,经典

国学经典进课堂

摘要: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经典能厚德。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而国学经典中更是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让他们在国学经典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国学经典 价值观 渗透 一、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所谓国学经典就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奠基性和原创性的儒家和道家的文化成果,是对人生价值的提升有高度价值的书。诵读经典可以使人养成一种大胸怀、高眼界、大德性、大智慧。国学经典教育这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小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和谐、公平、诚信、友善的民族,而国学经典教育中倡导和追求的思想,正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增强一颗爱国的心。学习在诵读国学经典的同时,能够与自己的价值观知行合一对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有充分的认识。所以,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国学教育时,必须要让学生认清楚文本之后的中心思想,耐心细致地讲解,告诉他们要树立远大的道德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忠诚国家、相互帮助、诚实守信,这是爱国的具体体现。正是因为国学经典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使小学生能够重新塑造自己的思想,便于小学生及时将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中,有利于使小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就养成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观念,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二、践行国学经典,培养良好习惯

学习国学经典贵在践行,我们要求传统美德必须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具体是这样做的,在班级里把《弟子规》践行档案和良好行为习惯档案粘贴上墙。档案中有二十件小事,要求学生每天做到其中一件或者多件善事,由家长每天打电话或者亲笔写纸条告知老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在孩提时代从一点一滴的善事做起,正所谓的不以善小而不为。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这种如春蚕啃桑似的教育使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了。那时还是一年级的学生刘知源在全镇的《弟子规》践行演讲比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内容讲述的都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他的哥哥是位脑瘫患儿,一切都不能自理,刘知源学了《弟子规》后,放学回家主动帮助父母照顾哥哥,给哥哥洗脚、喂饭等力所能及的活。不喜欢学习、回家就迷恋网络的五年级学生所正宇,现在已经戒掉了坏习惯,每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并帮父母做些家务了,学习成绩由原来的及格边缘,到现在的三科成绩均在80分以上,他身上还有一个最大的闪光点就是机灵、勤劳,只要他看见校园内有杂物总是能迅速地捡起来。现在的六年级学生高原在我校时是位小霸王,通过学习了《弟子规》后一举改掉了坏习惯,并能热心地关心、帮助同学,在五年级的全镇统考中荣获第一名,如今他还是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在县田径运动会上屡获佳绩,他变了,变成了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语文课堂中渗透国学教育的具体方法

1.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内容,因材施教。在小学低年级,可以选择《千字文》、《三字经》等朗朗上口的教材,让他们在浅显易懂的文字中初步领略传统文化,


而到了三四年级,就可以开始进行诗词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应该学习《论语》、《史记》等经典著作中的经典篇目,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更深层次的优秀文化,并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2.加强诵读训练。多读,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在国学经典的教育上,读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汉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诵读的重要性,它既具有形体之美,又具有音韵之美。在读的时候口眼耳并用,欣赏它的结构,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品味它的音韵,形成强烈的语感。

3.灵活变通,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教育。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即讲应景的国学。比如说,在清明节假期回来后,给学生讲一讲清明节。怎么讲?将清明节的起源、和清明节有关的诗词、和清明节有关的传统,做成一个精美的PPT再配上古典的高山流水古筝曲,在课前花十五分钟进行教学。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端午节的有关知识。国学经典的教育渗透不仅仅是在正式的课堂教育中,而是只要有合适的时机,都可以进行教育

4.摘录运用。国学经典中有许多经典名句,如《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有余力,则以学文。如《孟子》: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读到这样的句子,学生要摘录在笔记本上,除了要积累,还应要求在平时写作或与人交往的时候正确运用,达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吕立尊 浅谈国学经典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应用.华夏教师,20145)。

[2]常莉 论国学经典教育——引经典入课堂[J].考试周刊,2013,(22)。

[3]刘浩辉 倡导国学经典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ecbcd0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d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