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探究

2022-08-01 06:4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探究》,欢迎阅读!
探究,语文,初中,写作,方法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探究

摘要:着眼于对初中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文章对初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进行了讨论。在简单分析现阶段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阻碍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学和学生能力发展为目标,分别提出了鼓励主动表达、加强内外积累、深入研读文本、媒体教学、持续引导、交换评改等策略,希望能够

广































语文课程中,写作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传统模式下的初中语文学大多数都将阅读放在了首位,这直接影响了初中生写作素养的发展,造成了现阶段的“写作教学活动难开展、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对此,面对新课改提出的“全面发展初中生语文素养、着力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主动调整对待写作活动的态度,在正视问题、分析阻碍的基础上,寻找能够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有序推进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该活动中主动进行表达和书写,教师必须先激发他们的作文创作兴趣。但纵观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都并未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上,他们往往直接向学生提出“写”的要求,并不关心学生是否对该作文话题感兴趣。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地位过于被动,他们是为了迎合要求、完成任务而写作,不是发自内心地思考和表达,自然难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也无法很好地提升作文水平。这再次强调了兴趣和主动性的积极作用,向教师提出了“以激发初中生兴趣为主、鼓励他们主动进行创作和表达”的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兴趣点的挖掘,积极围绕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作文教学活动,并鼓励他





























新课改环境下的基础教育工作越来越强调“方法论”,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习方法的传授”上,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理应如此。简单来说,为更好地


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写出真正高质量的作文,教师应在课程活动中重点向其讲解科学的“写”的方法。对此,深入研读文本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文本研读中感受作者对文章结构的精心设计以及对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同时对相关内容展开学习,初中生自然而然地能够掌握更加科学的“写”的技巧、建立起更加正确的文本建构思维。然而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并未在该方面形成客观认识,他们依旧会采取“设计写作话题、直接让学生创作作文”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不是“先讲方法、再组织练习”。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看似在积极思考、进行有效创作,实际上只是在机械性地书写,并未对方式方法展开深入探索,也就迟迟难以提升写作素养。这意味着,以促进初中生语文写作学习为目标,教师必须提高对“方法指导”的重视,并在讲解“写”的方法时加强对文本的研读,充分发挥经典文本积极作用,使学生在文本行文结构、“写”的技巧的支持下掌握更实用的作文创作方法。如此,他们也就更愿意进行写作练习,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也能更顺利地推进。

1.





















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无话可说、无效书写表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语言积累,因此难以在写的过程中将头脑中的想法转化成具有可读性、能够有效传递情感和信息的语言。对此,为更好地推进写作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作文创作,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在阅读中积累作文语言。师生既要给予课内阅读和积累足够的关注,在读教材文章时加强对其中优美语句的积累,也要积极寻找有价值的课外阅读材料,在拓展阅读中积累更丰富的作文语言。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指导中,大多数师生都忽略了课外阅读和积累,将学生“写”的视野局限在了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局限,使阅读积累无法完全发挥出积极作用。对此,教师必须鼓励学生阅读课外材料并从中摘录优美语句以备





























生活是巨大的知识宝库,生活中的一事一物都有机会在初中生的语文作文中出现,为其创作提供灵感。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展开观察,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并将其呈现在自己


的作文中。同时,鼓励他们在写中表达自身在面对生活现象时产生的真情实感,以增强其作文语言情感,提高作文可读性。但是纵观观察生活在当前初中语文作教学中的实践情况不难发现,师生做得并不是十分理想。一些教师习惯向学生提出强制性的“观察生活,在每一次观察中都捕捉一些“写”的素材,说明自身情感变化”的要求,忽略了观察生活的自由性特征,导致学生无法在观察生活中感到快乐。久而久之,学生不再积极观察生活、细心寻找作文素材。这提醒了教师在运用观察生活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自由选择对象、方法,同时给予其足够的感悟生活的时间,以便更好地激发其真情实感、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升其写作质量和作文创作水平。

综上所述,缺乏兴趣、缺少积累、未掌握方法是现阶段影响初中生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突出阻碍。面对上述阻碍以及新课改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的愈发严格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课内外积累、文本研读、兴趣激发、持续教学等方法的运用,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以上有效策略优化教学结构,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和作文创作,帮助他们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严小莉.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激发兴趣和巧借量表方法探究[J]. 语文学通讯·D(学术刊),2022,(04):72-74.

[2]李金云,李胜利.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2021年度报告——基于《初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与分析[J]. 语文建设,2022,(05):19-2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295ed1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