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这一习俗来源故事

2022-12-29 18:0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要在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这一习俗来源故事》,欢迎阅读!
腊八节,腊八粥,腊八,习俗,来源

为什么要在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这一习俗来

源故事



腊月初八被称为腊八节,“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这一习俗要追溯到古代,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



腊八节要喝腊八粥图片欣赏(来源于网络商都文化配图) 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起源:

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腊八节要泡腊八蒜图片欣赏(来源于网络商都文化配图)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节来源故事3: 1、佛祖修行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2、朱元璋受难

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3、赤豆打鬼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62a622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