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能替代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2022-11-04 21:0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电能替代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欢迎阅读!
电能,对策,替代,面临,及其

浅谈电能替代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摘要:能源作为经济发展和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和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带来的能源危机,电能替代得到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在能源生产、输送、消费各环节大力推广电能替代。本文介绍了电能替代的意义,给出了电能替代的前景及主要形式,分析了电力企业在电能替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措施,旨在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能替代;电力营销;清洁能源 1 电能替代的意义

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逆向分布,化石能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及三北地区,能源消耗主要在东部和沿海地区,油气资源严重依赖进口。这一现状决定了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实施电能替代,通过特高压电网,将西部、北部的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西南水电,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在能源终端消费环节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化石能源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极其严重,特别是冬季供暖期,北方部分地区PM2.5指数甚至爆表。据统计,我国85%的二氧化硫,67%的氮氧化合物,70%的烟尘排放来自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燃烧。解决化石能源燃烧带来的排放和雾霾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推进工业、交通、商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电能替代,将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大气污染和雾霾,促进经济社会安全、高效、清洁发展。 2 电能替代的前景及主要形式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形势,利用电能便捷、安全、清洁等优势,供电企业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工作,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仅能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推动社会绿色发展,还能拓展售电市场空间,推进社会节能减排,缓解城市雾霾。

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是能源消费的新模式,电能替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以电代煤:将工业锅炉、工业煤窑等设施从用煤改为用电;在商业、工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热泵、电采暖、电锅炉;推进家庭及餐饮行业的电气化。减少直燃煤和污染排放总量。

以电代油:交通领域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运输领域大力推广船舶、航空岸电;农业灌溉中利用电泵取代油泵进行抽水灌溉。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以电代柴:在农村地区推广以电代柴,缓解当下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雾霾侵袭等环境问题。

3电能替代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1)电能替代政策支持力度仍不够。近年来,各级政府已逐步认可电能替代工作,并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但总体来看,政府在电能替代项目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电价优惠等政策扶持力度还显不足,使得用户在选择电能替代时,综合优势不明显。

2)实施电能替代尚无较好的机制。在推广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电源替代工程时,相关人员缺乏较为灵活的市场手段,而客户往往又以所用能源的经济性作为选择能源的唯一标准,以致各供电单位在能源替代工程中较难有大的作为。


3)现有的专业人员不能满足电能替代任务需求。电能替代任务逐年快速增长,替代工作压力日益加大,急需要一群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群体,但市场专业基层班组普片存在人员配置不足、年龄偏大、业务水平不够等现象。 4电能替代工作推进对策及措施 1)寻求政策支持,优化外部环境

电能替代能否有效落实,与政府部门的支持密不可分。供电企业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借助国家紧抓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之机,争取推动政府出台关停燃煤锅炉,争取电能替代政策补贴、需求侧匹配电价、电动汽车购置补贴及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推动地区发改委能源办将电能替代纳入十三五能源规划。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调动了煤改电、油改电用户的积极性,扩大电能替代的实施范围。

2)深挖市场潜力,积极拓展电能替代空间

组织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港口岸电、光伏发电、蓄热式电锅炉等项目的现状调研和替代可行性分析,深入了解市场用能现状,努力挖掘具有潜力的电能替代项目。

在电能替代的推动工作中,完善电能替代工作机制,多方挖掘潜在市场。业扩人员从客户报装信息筛选电能替代项目,发现潜在市场;用电检查人员在现场检查中积极发掘客户电能替代设备,挖掘现有市场。 3)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电能替代良好氛围

传播通过电能替代防治大气污染,促进雾霾治理的观点及理念,引导社会理解、支持电能替代,更加主动选择和使用电能。

借助媒体力量,通过宣传、走访、调研等方式宣传电能替代技术,使用户充分了解电能替代安全、清洁、高效等优势,进而促进用户比较选用。积极解答客户关于直接交易、用电价格、峰谷分时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客户对业务的深入了解。

4)建立协同机制,助推电能替代项目落地

建立发策、网改、运检、营销多方协同工作机制,加大配套电网建设力度,将业扩报装业务、电网建设项目与电能替代有机结合。同时,对电能替代用户用电设备开展义务上门检查和用电指导,积极解决用户在用电上的实际问题,达到电能替代良性循环,实现电能替代项目真正落地落实。 5)强化配套服务,创新工作机制

提前做好电能替代特别是煤改电供电设施建设,优先保障煤改电客户用电需求,在受理煤改电用电申请后,迅速为客户设计报装接电方案,全程跟踪客户办电流程,保证客户及时送电、按期供暖。

创新工作机制。对接节能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方式为用户提供电能替代相关咨询、设计、施工、运维等全方位服务;与技术厂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电能替代,实现双赢。 6)加大市场拓展人员培训力度

组织开展电能替代业务技能培训,使电力营销人员掌握电能替代、政府鼓励政策等相关知识,了解热泵、电力蓄冷、电窑炉等重点项目技术的原理及能效优势。强化服务技能培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熟练掌握各项服务规范,提高沟通技巧,进一步增强员工依法经营意识和服务意识。 5 结束语

电能替代工作是供电企业参与国家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重点部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0b0ec6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