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金融崛起的看法

2022-04-17 02:2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互联网金融崛起的看法》,欢迎阅读!
崛起,看法,互联网,金融,关于

关于互联网金融崛起的看法

应用技术学院10市场营销4 沈阳

早在上个世纪末,比尔盖茨就预言,“传统的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已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如果说互联网与零售业相结合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大潮,那么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将会构建一个怎样的商业图景?传统商业银行是否真的像盖茨所预言的那样被蚕食,削弱乃至被击败?

一: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

就在今年八月底,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中报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了将与马云的阿里巴巴、马化腾的腾讯合称“三马”,计划成立合资公司,进行一站式的网络金融服务。无论是传统金融业还是互联网都为之震动,这是传统金融业与国内网络和电商巨头携手的一次伟大尝试。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许会很快进入我们的生活。同时这也很可能是既第三方支付平台之后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地位的进一步削弱。而在贷款业务方面,以融360为代表的金融搜索平台正在崛起,这种模式实际是金融领域的比价网,一种金融百度,其自身不参与交易,而是通过引入多元化的银行产品和大量专业银行业务人员,让用户和业务人员直接联系对接。在这种模式下信息充分透明,定价完全竞争因此最有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但这对经营信息不对称业务的商业银行来说情况很不妙,贷款业务利润被压缩,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资金运作链条被逐渐溶解,在未来甚至会有被掐断的可能。不止如此,“人人贷”“众筹融资”等“0中介”的融资模式通过网上融资平台和社交网站进行融资活动,在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全面超越传统商业银行。在美国这种融资平台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2006年成立的美国Prosper公司拥有125万会员,促成了3.07亿美元的会员间贷款。2007年成立的美国Lending Club公司,Facebook为平台做会员贷款业务,2012年年中已贷款6.9亿美元,利息收入0.6亿美元。根据易观智库的调查,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全年交易额达到780.94万亿元,截至2011年底,网银注册用户数更是达到了4.34亿。这一切事实都一致地表明,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汇业务正在被迅速削弱甚至理论上完全可以被替代!如果商业银行还沉迷于现有传统业务所带来的巨额利润中不愿改变,还进行简单的重复投资而不愿转型,那么商业银行乃至整个传统金融业面对四面楚歌的那一天绝不会太远。

二:未来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金融模式的三大威胁

1 支付中介地位:互联网金融时代,个人和机构都可在中央银行的支付中心(超级网银)开账户,即

不再完全是二级商业银行的账户体系。证券、现金和金融资产的支付和转移通过互联网进行;支付清算电子化、网络化,替代现钞流通。

2 信息处理: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前者负责生成和传播信息,后者进行组织排序和检索;云计算保障

海量信息高速处理能力。总的运作模式是,在云计算的保障下,资金供需双方信息通过社交网络显示和传播,被搜索引擎组织和标准化,最终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由此降低风险和成本。使互联网金融模式替代传统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

3 资源配置: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工序双方可直接联系和交易,完全脱媒。在供需信

息完全对称、交易成本极低的条件下,互联网金融模式形成“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注入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个人投资渠道等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三:传统金融业的破局之路


1 结构调整、优化调整布局,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传统商业银行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可能瞬间变为转型

的包袱。2011年全国银行和券商利润约1.1万亿元,税收5000亿元,员工薪酬1万亿元。有句老话说:船大难掉头。商业银行应该使其投资方向多元化,从传统金融业务投资逐渐转移到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上来,从以前对分支网点的简单重复投资转移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建设上来,以自身金融业优势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勇于创新,结合自身业务创造出更多互联网金融产品,吸引新鲜客户以及客户金融信息,刺激金融消费。

2 决策层不能迷恋既有优势和利润而懒于创新和转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冲击下,商业银行虽然利润

收到压缩,地位收到削弱,但其收益的绝对值依然十分庞大。这容易使决策层安于现状。就如同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一样,互联网对传统金融业务领域的蚕食时缓慢的,渐进的。等商业银行看到那个能绊倒巨人的石子的时候就太晚了。

3 战略联盟必须有长远的规划和视野,前文提到的“三马”结盟虽然已经板上钉钉,但三方对合资公司

各自的控股权,合作范围以及产品项目依然争执不休,三方都打着自己的算盘。网络业和金融业的结盟是好事,但短视的战略联盟是要不得的,因为网络的包容度和吸收力远大于传统金融业,结盟一旦破裂,受伤的往往还是传统金融业。例如数年前阿里巴巴与建行的合作至今仍历历在目,分手后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风生水起,建行却只得建立善融商务,以电商身份奋起直追,但实际效果又令人汗颜。例如同一款某日产品牌的微单相机,善融商务的价格比淘宝商家平均价格足足贵了1000元,这样的电商平台又何谈竞争力和吸引力?话说我个人很不理解传统金融业跑来做电商的心态,电商是零售业和互联网的事儿,金融业无论哪边都不沾边,给人做下相关服务就够了。其实在我看来当下金融业普遍跑去做电商并不是真心想做好电商,而是去抢一个用户金融业务的入口,这样的心态必将导致金融、电商都做不好。现在商业银行电商做得最好的招商银行信用卡商城,年销售额7亿元,而淘宝网“双十一”一天销售额就达到197亿元。所以,金融与电商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当然,合作仍然需要足够的勇气,长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

4 移动平台,新的机遇!目前以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为首的移动金融平台正在迅速崛起,智能手

机拥有量正在以每年高于54%的速度迅速增长。全球移动支付总额2011年为1059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将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16年将达到6169亿美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传统金融业应抓紧这一历史机遇,开发APP、建设移动金融平台,推出创新性移动金融产品,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总结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对于传统金融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了新鲜的客户资源、客户信息和金融消费,另一方面也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模式提出了挑战。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坚持创新,实现金融服务的差异化。关注市场需求趋势变化,多元化投资,重视合作与跨界合作。未来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布局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史燕君.《中国互联网金融新时代:“三马”联手融360出世》. 2012.08. [2]王石河.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2012.5

[3]中国行业研究网www.chinairn.com.《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三大趋势探讨分析》.2012.9 [4]环球企业家网站www.gemag.com.cn.互联网改造金融开始了》. 2012.0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0cc0ddb9f3f90f76c61b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