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整改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2023-08-12 23:1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审计整改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整改,审计,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审计整改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作者:肖美英

来源:《经营者》 2018年第5



在审计监督工作中,审计整改是重要的手段,能有效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性。有效运用审计整改,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审计整改 重要性 常见问题 策略

一、前言

审计监督工作能发现问题、揭示问题,但社会公众更加关注审计整改、审计成效。然而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往往是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整改没能及时跟上,严重影响了审计监督效能的真正实现。[1

二、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审计整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一,既能有效推进依法治国,又能为反腐倡廉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积极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被审计的企业和机关隐藏的相关问题,严厉打击违法乱纪行为,从而有效保障国家利益。

其二,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平衡地发展。审计工作在有效开展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审计单位积极指正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维护国家财政安全,保证国家经济得以健康持续地运行。

其三,能够有效提升审计效率。审计整改能纠正审计制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健全相关的审计制度,从而保证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而有效地开展。

三、审计整改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审计整改工作流于形式

由于部分地方领导、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对整改工作认识不足,重审计轻整改,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等使审计整改难以落到实处。比如,使用专项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即便审计查出来了,但因为地方财力不足,处理时有些领导“于心不忍”予以保护,被审计单位只是答应日后重新制定或者修订相关制度,加强管理。还有政府采购和投资工程没有实行招投标等问题,虽然查出来了,客观上已无法整改,只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进行规范和改进。有的被审计单位认为只要将应缴的财政资金上缴了,受到了处罚,也就是审计整改到位了。另外,审计处理和审计建议的不可操作性对审计整改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敷衍塞责,蒙混过关

审计过程中还存在敷衍塞责、蒙混过关的现象,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公正地开展。有的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的特权,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严格依法开展审计工作。还有一些被审计单位为了能够通过审计,而制造一些虚假信息,将无中生有的信息编成各种理由蒙混过关,致使审计单位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也无法追究相关责任,审计工作成了


一种形式,实际并没有真正地得到落实,审计工作重要的作用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审计监督的作用也没有实现。

(三)欠缺强硬的督办手段

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被审计单位一再拖延,不能尽快改进。对于整改督办工作,相关部门不能积极配合。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强硬的督办手段,对于不配合的单位和机关,欠缺具体的惩罚制度,致使有些单位和机关对审计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公正公平的审计意识。

四、解决审计整改常见问题的策略

(一)将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在审计机关提出审计处理处罚意见和审计建议以后,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积极改正,树立审计权威,使审计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相关单位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必须遵纪守法,在审计工作的开展上,必须与审计机关积极配合,实事求是,不能编造信息和虚报信息。地方领导、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都应该增强审计整改意识,将审计整改真正放在心上。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配合,从而使审计工作真正落实到位,不流于形式。

(二)严格监督,依法审计

审计的最终目的是查错纠弊,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国家治理。审计要取得这一成效,就要审计机关依法开展审计工作,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审计质量和审计水平方面下功夫,将审计质量贯穿审计过程始终。通过严格的审计监督发现问题、揭示问题,更要揭露和反映出经济运行中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在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体制、机制方面提出恰当、可操作和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便于被审计单位积极采纳,也有利于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提供参考,促使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制度。

(三)采用强硬的督办手段

审计整改过程中,由于欠缺强硬的督办手段,被审计单位对审计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总是存有侥幸心理,不积极整改,阻碍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国家的利益也会因此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审计机关除了常规的审计整改检查外,对于一些不能积极整改的被审计单位,必须采用强硬督办的手段和严厉惩罚的有效措施。一是将重要问题以审计要情、审计要目、专题报告为载体向党委、人大、政府反映,建立健全整改问责机制,并将整改结果作为考核被审计单位的硬性指标。二是依靠社会舆论监督促进整改,审计机关通过扩大审计结果公告范围,将问题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让审计工作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

五、结语

当前,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因审计整改的力度不够,有些问题是“屡审屡犯”,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审计免疫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的威信。所以,不断加强审改整改工作仍然是审计部门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作者单位为辰溪县审计局)

参考文献


1 廖燕.国有企业审计整改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703):26-29.

2 毛鹏程.审计整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审计月刊,201510):28-2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0dcc77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