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家徐文兵《中医哲学》笔记10

2022-12-09 11:1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大家徐文兵《中医哲学》笔记10》,欢迎阅读!
文兵,中医,哲学,笔记,大家

中医大家徐文兵《中医哲学》笔记10

古时候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感觉很美,一幅安详的田园画面。我想,现在的我们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吗?了解了一些中医知识后,我觉得我们应该回归这样的生活。实际上,在我国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的农民过得几乎与此同样的生活。日出劳作,日落收工,吃饭睡觉。没有电灯,偶尔用一下灯盏就匆忙熄灭,早早上床了。这应该是非常健康的生活,没有电灯、电视、网络的辐射,没有空调、风扇或取暖器等邪冷邪热的侵袭,没有各种不着边际的欲望,这样太平盛世的闲适安康,应该是我们的一种向往。

因为,电的发明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大大影响了我们的心神。

回到课堂,除了利用艾草和盐等介质为我们带来温阳,还有石、砂、土等介质,例如北方的坑,它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它的温补热是其它电褥子等都无法做到的。电褥子出来的是一种邪热,是尖锐、暴力的,没有渗透力。另外,寒邪最容易侵袭人体的地方是脚,所以,冬天穿双厚袜子是正确的选择。

讲完上外来的热,我们讲饮食中的热。徐大夫建议中国人一定要喝热饮,热水、热茶、热汤。还可以在这些饮中加一些食材,如生姜、桂皮、大麦茶、咖啡、熟普洱、胡椒粉、羊肉,还可以温着喝米酒、黄酒。

《说文》说暑,热也。从中医角度来看,暑,不仅仅是热,它还有湿,所以有“暑必挟湿”之说。因此,中暑的人并不能简单降温,而是要开窍,打通血脉。要用十滴水、霍香正气水、人丹,或者用非药物疗法,如点穴、针刺。而对冻伤,千万不能直接用热水泡,而是要先用手搓,再用凉水泡。

秋天开放的有二种花,菊花和桂花。菊花是凉性,应秋天之气,是肃杀的,适合热燥的那段时间。而桂花则温性,和秋天之气,是发散的。我们常见的酸辣汤如果调和不同,也有收敛和发散之分,酸味


重则收敛,辣味重则发散,各适用于不同体质的人。

对付热,中国人叫乘凉,但乘凉一定要避穿堂风,最好不用或少用风扇、空调等。现代人普遍肾精不足,自身调节温度能力差。表现为心里有火,但外受寒,所以得慢性咽炎的人很多。还有小孩子多动,喜欢咬指甲,那也是心火重。我们看到很多围棋棋手在下棋时很多人都带了一把折扇,是因为扇几下,可以调一下人在紧张、兴奋时的心火。如果养足了肾精,那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了”。

饮食很对人很重要,同样,冷暖也很重要,正确对待,正确处理,少生病或不生病不是不可能。

以上为第十节课的大概内容,如有侵权,请速告知,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1b087dee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