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项目的财政税收政策与管理

2023-02-14 05:4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PPP 项目的财政税收政策与管理》,欢迎阅读!
税收政策,目的,财政,管理,PPP

PPP 项目的财政税收政策与管理

作者:王海娣

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6



PPP 项目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但依旧有诸多问题存在其中,必要的市场手段以及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是改善上述现象的重要手段。财政作为基础与核心支撑国家的一系列治理工作,尤其是在PPP 项目领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政府角度来说,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建立科学的规章与制度促使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保障关系得以平衡。税收是上述措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对PPP 项目顺利推广目标的实现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现行PPP 项目财政税收政策的问题与争议

1.财政补贴的所得税免税问题。现在我们还是不能确定将PPP 项目划分到免税收入范围内。社会资本所获得的价格补贴主要来源于政府,在实际运营PPP 的过程中该种补贴不需要征税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所提出的明确规定。从本质上来说价格补贴是一种差价补偿。主要补偿对象为社会资本,因此其是社会资本经营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为消费者,所以说价格补贴不需要征税。

2.对政府出让的股息红利征税问题。从项目公司角度来说,政府股东会针对社会资本主动出让自身的股利,税务机关在这一过程中还不能实现对征税工作的统一规定。政府如果在项目公司分红过程中补贴政府资本主要以间接补贴的方式进行,主要手段是将自身的部分红利出让给社会资本,在此种背景下社会资本的分红会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税收法并不能实现对这部分提升的准确界定,需要对税收政策进一步的贯彻与落实。

二、正确发挥PPP 财政税收政策作用的几个前提条件

1.正确界定PPP 项目的经济性质。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实现对税收优惠的制定可直观体现PPP 项目的税收支持,在出台税收激励政策的过程中PPP项目的本质可以说是其前提,税收顶层设计作为基础与核心对其进行支撑。

政府在社会中始终扮演者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这要求政府在实际操作PPP 项目时必须借助必要的措施与手段提升自身的公共服务质量以及效率,政府为避免市场失灵的现象出现会将公益性原则作为主要科学管制公共产品的价格。

2.税收中性原则。在实际对税制的公平以及效率进行衡量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将税收中性原则作为主要依据,受到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组织行为的影响税负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这要求我们在实际针对PPP 项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税收的中性以及公平。从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领域来说,现行的税收政策已经给予其较大的优惠,在政策方面存在较大的倾斜,PPP 项目只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即可对其进行享受。需要注意的是PPP 项目的正常经营活动不能在主体税种方面享受特殊的政策与优惠,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受到PPP 项目的影响税收负担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为实现对其有效免除的目标需要在税收中性原则的前提下开展。3.风险分担原则。风险承担是PPP 项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项不可避免的原则,这不仅可实现对社会资本利益的保证,同时在保证政府利益方面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政府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资金链压力的环节会酌情加入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市场化在不断运作的过程中可促使政府财政负担得以有效减轻。

三、完善我国PPP 财政税收政策的具体政策建议


1.当务之急应破解PPP 项目的几个涉税难题。

1)免除因PPP 项目而产生的额外税收负担。通过对项目所有权属关系的分析,我们对项目进行不同的税务处理。对项目所有权属关系,在移交或转让前后不发生变更的且属于无偿支付的,其项目或特许经营权移交;转让过程中产生的营业税、增值税、契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予以免除;在移交或转让前后发生变更的,按照正常的情况予以纳税,但为避免重复征税,需要按照其资产账面净值征税。

2)区分PPP 项目获得的政府补助类别适用不同税收政策。对于社会资本获得的政府补助,应根据补助的经济性质对其细分,实施差别税务处理。对于社会资本获得的政府补助中符合条件的不征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另外,对于运营管理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项目企业获得的可用性服务费及运维绩效服务费,将其视为政府付费收入,一并计征增值税及附加。2.善和补充现行的税收政策,适当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1)企业所得税政策。针对一些特殊的情况可适当调整现有政策的优惠力度,考虑扩充现有的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目录。根据规定的PPP 项目适用领域,确定新优惠目录的范围、条件及技术标准,尽可能涵盖所有适用于PPP 的项目。对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大的特定行业,可适当延长税收优惠期。

以美国马萨诸塞州3 号公路北段修缮扩建项目为例,在该项目中,美国政府规定相关机构可发行为期30 年的免税债券,其税收优惠几乎涵盖了整个项目运行周期,可见优惠力度之大。

2)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政策。目前,国家对城市公交站场、道路客运站场的运营用地,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用于体育活动的体育场馆用地等实行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政策。

同时,国家对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举办学校、医院、敬老院、幼儿园、托儿所自用的房屋免征房产税,对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拥有的体育场馆,用于体育活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且当企业拥有并运营管理大型体育场馆时,其用于体育活动的房产,减半征收房产税。

PPP 项目影响下,我国财政税收政策应将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类PPP 目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免税范围,给予相应PPP 项目免征或减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的优惠政策。这样,私人部门才能获得在相关公共物品上的投资激励,进而推动我国PPP 项目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缓解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提升我国居民的满意度。

(作者单位:黑河市财政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1db297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