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研究

2023-01-02 05:1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研究》,欢迎阅读!
语言文学,意境,语言,研究

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研究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文科类专业,具有着明显的人文气质,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中,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其更是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代表着我国的历史传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依靠语言来完成,而理解语言意境则能使人们彼此之间产生更为深刻的共鸣,同时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更加深入情境的感受。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过程中,应当积极领会语言意境,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已经分析能力,进一步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意义;策略;

引言:在汉语言文学中,语言意境是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语言意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侧面体现,提高语言意境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培养学生作品鉴赏的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通过观察生活、通过把语言文字和视频、图像资料相结合等方法,提高语言意境分析和应用能力。 一、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概述 1、语言意境的特点

就大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言,汉语言的语言意境一般来自于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大学生可以在生活化场景中感受文本中、人物角色中所表达的丰富的感情。大学汉语言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指引学生们把文本中人物的神态、情感、动作及语言分辨清楚,让学生体会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学生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来学习文本,才可以真正地、有效地领会汉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意。 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特点主要有,专业性强,从源头来阐述文字的形态和形成。例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专业,分析字形,字音,发音的由来以及甲骨文的原意,让学生对文字有更加透彻深入的了解。将文学作为一种体系来研究,文学有什么特点,文学有什么规律,而且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还有发展规律,系统的理清历史脉络,逐一讲述历朝历代的文人诗作和背景环境,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语言专业培养具备汉语及语言学、中国文学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实际工作的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侧重于在汉语和对外汉语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广博的文、史、哲的知识基础。 二、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研究意义 1、提升语言素养

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基础就是对语言的了解,汉语言文学是由需要组成的。它的组合是自由的,正是它的这些由作者的自由组合还形成了各种意境,想要深刻体会文学作品的意境,必须熟练掌握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素养,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很重要意义。 2、提升鉴赏能力

我国的文学典籍中,往往都蕴含着一些深远的意境,文学作者通常是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意境来承载,而这种意境都是以语言为载体呈现出来的。


只有体会到文学作品中意境的表达,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作品蕴含的意义[2]。因此,想要对文学作品意境的体会,必须要提高自身对语言和意境的赏析水平。然后结合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 3、提升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语言和意境是一个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语言和意境的分析掌握,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4、了解传统文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学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可以体会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风格,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含义,更加具体的了解我国的深远文化,并且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

三、提升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学习和意境分析能力的方法策略 1、强化基础能力,加强朗读训练

经常进行朗诵有很多好处,它可以提高同学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由于通过朗诵能接触到许多文学作品,还能提高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默读、浏览只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低级阶段,真正要达到高效率的学习语文是必须要经过朗诵的。朗读可以使我们的耳膜受到较强的刺激,再加上视觉的高度集中,就可以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可以培养清晰的口头表达能力。此外还得注意:语调要自然,通过对语调的把握,可以准确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内容。朗诵是一门言语艺术,对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分析具有帮助意义。

2、着重能力培养,增加背诵练习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背诵不但能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还能促进写作。在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好多经典文学可以按阶段的挑选进行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能够强化对汉语言的掌握理解,还可以在日后的写作中将经典的加以引用,使文章充满特色。对弘扬中国文化产生积极影响。

3、综合利用多媒体,深入领会语言意境

媒体技术是一个涵盖多学科多行业的概念,是应用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使用户能够应用多种感官完成信息交互的技术,现代媒体技术除了传统的电视电影、录音、投影之外,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和信息交互的方式,信息的沟通更加便捷顺畅。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投影仪、声音、电视、计算机等设备,对文字、声音、动画、图形、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处理,实现信息传递,媒体可以同时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和信息储存的载体,是人们获取信息方法的有效扩展,在、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乃至家庭生活都有着大规模的应用。就目前现状而言,媒体技术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宽带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为人类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应该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应用网络为自身提供的便利条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筛选高质量的教学资料,进行编辑剪辑,进而加工再呈现给学生,以有效解决网络资源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往往过分关注文章写作技巧与词汇的应


用,对于作者平生、时代背景等内容往往一带而过,然而一个人的思想是不能和其所处的时代割裂开来的,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应用媒体技术,教师则可以将作者平生、时代背景等以及各家观点等内容整理成为媒体资料,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吸收,面对更加丰富的资源,学生将形成更加开阔的视野,打破局限性,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应用媒体技术尤其是应用网络,查询其他相关资料,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学习行为的自主性。 四、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全世界都在逐渐普及汉语文化,作为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文化背景,语言的底蕴不言而语,其概括性包含了几乎所有的文化信息,但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语言意境部分,相关教育人士应当对其加强关注,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霍莉娜.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2016(12).

[2]潘家珍.解析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意境[J].文学教育(),2015(02)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699453e2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