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第18课《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敕勒歌》

2023-01-03 11:1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第18课《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敕勒歌》》,欢迎阅读!
二首,敕勒歌,古诗,课时,语文

乐善教育督导责任区导学案

主备人: 张萍 审核人:

20191028

二年级上册语文学科导学案

使用人: 总第 课时 课题 二年级语文上第18课《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敕勒歌》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诗4个生字,结合诗句理解“穹庐”、“笼盖”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感受草原辽阔壮美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次修订



学习



目标



1、在创设的语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

重难点 意思,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草原风光的壮美。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的内容。



学习过程

可以给学生一进入课题。

们呈现一些1、同学们互相交流,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2、听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谈谈自己的什么感受。 草原风光图,

加深学生们自主3、给“敕勒”注上拼音,齐读课题。

对草原美丽

探索 二、初读古诗

的风光的视1、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觉感。再听完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敕、勒、笼、穹、庐、盖、苍、茫

歌曲以后来3、分辨字形并练习组词:敕、勒、笼、穹、庐、盖、苍、茫

谈感受。 三、品读诗文

(一)、学习前三句

1、根据课件的出示,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诗中哪句是描写

图中的内容?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结合文中注释, 共同探讨“穹庐”“笼盖”等词语的意思。 可以采取随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 露出了一文识字的方

法。 群群肥壮的牛羊。

3生互相练习说句子的含义: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合作4.学生自由练读,男女生赛读前三句。



探究 (二)、学习后三句

1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插图,想想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 (诗人看到了 蓝蓝的天空辽阔无边,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 而且草

长得很高, 很茂盛。 风一吹把草吹弯了,露出了成群的牛羊。)

2、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大家共同交流。

3、练习朗读,自由读,读出自己对诗中的体会。

4、赏析千古名句“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2、配乐合作读。


乐善教育督导责任区导学案 20191028

主备人: 张萍 审核人:

五、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学生作画,展示绘画作品)

知识归纳

《敕勒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一、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语句。

1.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 ) 2. 青色。 ( )

当堂检测

3. 辽阔,深远。( 4. 同“现”,呈现。 ( ) 二、品味下列语句。 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学习收获

1各主备人在撰写时不改变字体及字号大小;2主备人在撰写时先打开页眉填好主备人姓名,保存时采用“x年级上册《课题》导学案”的模式;3、每课时的导学案控制在一张A4纸两面打印范围内;4、各学科联教组长审核后在第一页的页眉审核人后签名;5、经审核签名后的导学案由学科联教组长下发本群的同时传责任区教研员,群内各教师自行下载使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b20df8fb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