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2023-01-28 11:4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方案》,欢迎阅读!
县级,方案,媒体,建设,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作者:贺飞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0

融媒体中心平台的建设既是硬件基础和技术平台,也是一套软件应用平台,应具备指挥调度、新媒体系统、采编中心、技术平台等系统。 一、指挥调度系统

指挥调度中心是融媒体中心采编发网络的核心层,负责对中心所有渠道宣传任务统筹、重大选题策划、采编力量指挥。按照中心功能定位,建立总编协调制度、部门沟通制度、岗位值班制度、采前策划制度、线索通报制度、效果反馈制度等,确保中心采编发网络紧密结合、无缝衔接。通过指挥中心与融媒体记者采编各个部门调度,实现对播、报、视、网媒体的集中高效指挥和采编调度。还可以利用指挥中心系统,对社区突发事件及时分解处理,使管理服务更加快速高效;可以对每名社区工作人员实行实时轨迹监控,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此外,可通过交互式大屏展现系统将用户关心的生产,发布类数据直观的表现出来,用于全局统筹指挥调度。

指挥调度系统分为如下几大功能: 1.选题任务和新闻生产的项目管理。 2.人员与资源调度指挥。 3.新闻线索信息汇聚。

4.热点发现、传播路径与效果的反馈。

5.融媒会议可以帮助快速建立融媒会议模式,有效提升会议效率和会议信息传达。 6.平台的微信式沟通能力方便融媒体中心实时信息沟通,提高沟通效率。

7.策划单跟踪为各个责任提供相应选题进度、产出物跟踪,可以实时监督、协调相应内容生产。

8.信息、视频和网络流信号等数据可通过大屏系统和全能机上屏进行可视化展现。 二、新媒体系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移动App,让媒介信息传播拥有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整合集新闻发布、党务政务、理论宣讲、舆论监督、生活资讯、便民服务、交流互动等功能服务结构,打造出一个官方性质的地区综合掌上媒体门户。

平台可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实现对接,接入诸如民生、政务等公共服务功能,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资讯发布和群众办事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各地的政务服务水平。

平台需要具备面向社交媒体微博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公众矩阵运营平台,做到面向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可管可控,可追溯发布人员,做到新媒体发稿同步审核。

新媒体业务平台还需要具备面向移动互联网活动营销的移动营销业务支撑能力,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展各类地方商业营销活动,加强新媒体支撑下面向本地商家服务能力,从而实现传统广告之外新的盈利模式。 三、采编中心系统

负责对指挥调度中心指令的传达执行和需求反馈。技术支持部门必须统筹管理创意设计、专业技术、应用开发等专业技术人员调度。

采编播中心建立了策划部、采访部、编辑部、技术部等,每周召开一次策划会,总结本周工作完成情况,策划下周重点工作,每天早上召开融媒早会,研究、确定并通报当天重要新闻线索,策划讨论重点选题和重点报道事项,部署多媒体采访报道与新媒体产品推送的有机对接,明确各平台的内容呈现要求。在全县、市重大新闻报道中,融媒体中心都会成立报道组,根据不同媒介的传播特质,对一次性采集信息进行定制式生产、多渠道传播。采编中心是媒体中心平台中核心的软件支撑体系,需要支持多种平台,协同生产随时随地,在各种终端中可以无缝切换。为记者、编辑、技术人员提供内容生产力工具,提供内容生产能力。 1.协同生产系统

协作生产平台重点衔接指挥调度平台,将人员任务、生产工具、生产资源有效打通。 2.全媒体资源库系统

形成协同生产的局面,统一管理素材+成品,实现作品的迭代式发布。 3.一次采编多元生成能力

1)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运营可直接面向各账号进行发布,支持多账号管理,一键发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电视新闻制播系统

新闻文稿软件既可应用于单独的新闻制作网中,也可应用于融合新闻生产项目中,负责电视新闻稿件的撰写及电视新闻生产流程的组织。

3)报纸等第三方平台与融媒体多渠道业务的对接、分发和传播。 4.专业视频、图片处理工具集

融合媒体生产系统需要视频、图片等一系列能力,这些能力为了方便与采编、指挥调度流程协作对接,也需要纳入到平台内,形成平台+工具工作格局。 四、技术平台建设

融媒体中心技术平台建设需要根据业务发展状况和融合业务能力,按发展阶段建设,团队规模,渠道融合力度不同,选择不同建设和使用模式。

1.指挥调度与采编中心技术平台对于有能力电视台,覆盖受众规模较大,建议以私有系统部署形式部署建设融媒体指挥调度和采编平台。具体技术支持体系可以按照投入力度选择私有云平台、虚拟化平台或者服务器平台等等。对于大数据、直播生产能力等可以利用公有云服务快速。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相对较少或者没有电视新闻融合需求的融媒体中心,可以考虑以租赁形式快速构建云端融媒体指挥调度和采编生产平台。

2.新媒体运营平台技术平台建设是融合媒体建设的重点,并且是业务核心发展方向。新媒体建设重点考虑面向全渠道运营能力,把微信、微博、App、网台、微站全渠道运营全部打通,同时需要重点面向智慧城市、移动营销领域重点支撑,满足后续持续运营的需求。 新媒体建设建议一体化建设,考虑内容管控的需求,建议采用混合云方式部署,将新媒体发布核心内容部署在私有云或者自行管理服务器平台,或者在公有云上具有控制权的主机平台进行部署;同时需要弹性扩展的能力,比如CDN、云存储等可方便在公有云上扩展。这样保证发布内容安全和随时下线等控制权,同时不影响大规模并发产生时流量并发需求。 新媒体平台建设初期,如果只是考虑以新闻资讯发布为主,无需太多个性化服务开展的,可以考虑租赁相关公有云SaaS服务,以入驻形式建设新媒体App平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b862d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