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舞狮子

2023-03-29 10:0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宵节舞狮子》,欢迎阅读!
元宵节,狮子

元宵节舞狮子

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传统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之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第一个是从西域传入的,野猪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王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和孔雀等一同放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有人二十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两种论调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洛可可绒兰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画:"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投资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茀蕨两种表演古典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塞雷县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龙身和狮尾。斗鸡人全身披包狮被,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神态,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特技。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


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顶多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鸽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此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未必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说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活动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形成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04c9c958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