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喊灾救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2022-07-08 21:3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防灾喊灾救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欢迎阅读!
防灾,意义,实践,及其,活动

防灾喊灾救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新时代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

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深入地学习领会,指导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2018416日,作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有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专家普遍认为,此举将改变以往应急管理中资源分散、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有利于将防灾抗灾成效最大化、最优化。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加大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

丰富防灾减灾文化。新时代亟需构建具有国际观瞻、本土情怀的防灾减灾文化体系,培育安全文化孕育的土壤。减灾文化是一个群体对待灾害的思想、理念、态度、行为、习惯等的总称,记载了人类历次面对灾难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气质与崇高境界。防灾减灾救灾思想是减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防灾减灾文化内涵对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需要不断地从灾害中吸取教训,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建设,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科学意识和素质,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灾害事件


的心理承受能力,奠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坚持“四个自信”,推进减灾科普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减灾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防灾文化的对外输出。

提升公民防灾素养。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害种类多样、发生频次高、造成损失重。近年来,公众防灾素养不断提升。一方面,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可以不断提升公众防灾素养,培育安全文化,构建安全安心社会;另一方面,公众防灾素养提升后,更加容易理解、支持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公众防灾素养不断提升,参与社会氛围逐渐形成。只有深刻理解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论述的内涵,才能让主动防灾、科学避灾、充分备灾、有效减灾成为公众的行动自觉,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风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0f7460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