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 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3-02-10 11:2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子女 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欢迎阅读!
子女,共同,家庭,社会,责任

教育子女: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家庭伦理与人生幸福讨论 主持人:本版编辑 闻佳平 主持人:家庭是人生的摇篮,这句话不仅仅是指家庭是一个人出生、成长的地方,同时也意味着家庭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起点。家庭担负着养育教育子女的双重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养育孩子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子女,把具备什么素质的子女输向社会,却是每个家庭都在思考和应该思考的大问题,因为子女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相互尊重:子女的期盼

主持人:从血缘角度看,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但从法律角度讲,子女又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因此,父母与子女之间既有血缘亲情,又有平等人格。要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一个基本的做法是:相互尊重。 吴鲲鹏(湖北鄂州市农机公司):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已不在孩子的行列,但我却有太多的话,想替天下的孩子对天下的父母们说。这太多的话,浓缩成四个字,就是——尊重孩子。 在今天,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问题正逐渐成为一个难题。越来越多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争气,而孩子们则指责父母们太专制、太守旧。不过,中国有句古话养不教,父之过。一块璞玉,若不能成器,玉工恐怕难辞其咎。 教育孩子问题上,一方面,很多父母们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仍未摆脱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方法,往往用威压的手段在家庭中树立自己的权威。凡事命令、强迫的多,讲道理的少,更谈不上征求孩子的意见。这种管教方式虽然暂时使子女做了父母心目中的乖孩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自我意识增强,不再像以往那般驯服。而父母们发现自己的权威开始动摇时,往往采取更粗暴的手段来逼孩子就范。结果要么是使孩子变得怯懦,失去自信心和创造力,要么是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另一方面,近几年溺爱成为许多父母的管教方式。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年轻父母们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要求千方百计予以满足,一大批小公主小皇帝涌现出来。许多孩子自我意识膨胀,变得自私而蛮横,却又依赖性强。 威压和溺爱的管教方式,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只不过一个是显性的,一个是隐性的。前者完全忽视孩子的人格权利,后者则过于轻率地将这一权利扭曲,成为一种间接的不尊重。

程晋舜(安徽淮南市潘集区):几乎和所有的老三届一样,我为儿子设计了一条读高中、上大学、拿学位的路,企望通过孩子的努力弥补当年自己的缺憾。住房不大,也专门为他辟一间书房,薪水不高,却从不在买学习资料上吝啬。我们夫妻俩早晨一碗泡饭,孩子却是煎蛋、豆奶。然而,初中一毕业,儿子却告诉我,爸,我想当兵!

我不反对青年人参军,但潜意识里却认为上大学才有利于实现人的价值,没受过高等教育毕竟是人生一大缺憾。一向幼稚、仅有16岁的儿子冷静得叫我吃惊,他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一般,在考大学的竞争中没有优势,即使考取大学,老爸老妈又要四处借贷,筹措学费,要为儿子的每一步奋斗操碎心……

儿子随着军列走了,他没让我们失望:新兵三个月训练,他成了特等射手、学习标兵、训练标兵,连获三次嘉奖。 前不久,他参加军事会操时头部负伤,流着血坚持表演到最后。我到部队看他时,他说:爸,你儿子是军人,流点血算啥?我说:儿子,你真的长大了。他想


考军校,征求我的意见,我想了想,郑重地回答他:我尊重你的选择。

主持人:谈到目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人们爱用代沟这个词来概括。从社会学角度讲,代沟是指处于不同代际的群体或个体间沟通上的障碍。一般而言,代沟往往发生在社会变迁激烈的时期。中国和整个世界都正处于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代人之间产生一定的观念分歧是正常的。但代沟又不是必然会产生的,同时也不是不可弥合的。只要两代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就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言传身教:父母的责任

主持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用自己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在知识和文化教育功能越来越社会化的情况下,家庭教育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伦理道教育父母作为子女的启蒙老师,有责任将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传授给子女。家庭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的训导,更重要的是作父母的身体力行。所谓身教重于言教。陈家彬(湖北监利县委组织部):在家庭中对孩子们从小进行正确的人生启蒙教育培养其积极健康的自律意识,将使孩子们终生受益。 首先,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这是培养自律意识的前提。在称呼上,父母应多直接叫孩子的姓名,使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主体概念;在生活上,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自己保管自己的衣物鞋袜等日常用品,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固定的生活空间,使孩子形成准确的自我拥有概念;在行为上,父母应鼓励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对某些经常性劳动,如扫地、抹桌子等,最好形成惯例,使孩子形成明确的自我责任概念。

其次,要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这是培养自律意识的核心。父母应该不仅使孩子逐渐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教会孩子热爱自我,还要告诉孩子有好吃的要留几份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好玩的要与同伴分享,教会孩子热爱他人。爱心教育不仅能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使孩子将自我与环境严格区分开来,还能帮助孩子进行恰当的自我定位,从而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创造精神。

第三,要对孩子严格要求,这是培养自律意识的必要手段。对孩子来说,从他律到自律是必经过程,父母应切实履行好教育者的责任,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实现家庭的教育功能。当孩子无理哭闹时,父母要狠得下心,切忌眼泪哗哗,要啥给啥,以免孩子形成蛮不讲理的性格;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要及时指出,严肃批评,切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包庇袒护。 樊天林(河南南阳中医药学校):邻居的孩子读小学。有一天,他在放学的路上抽烟被我看见。我问:吸烟危害健康,你知道吗?他答:知道。我爸爸整天抽烟,他不知道吗?

儿女沾染坏习惯,父母不能只责怪儿女不争气,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女既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点,又可以学到缺点。儿童早期的行为特征是模仿,父母是孩子最早最长期的模仿对象。于儿童的年龄小,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差,因此,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儿女来说,是最有力、最形象的教育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

主持人:从一定角度讲,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不仅将父母的遗传优势忠实地继承下来,同时也真实地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父母对子女的示范效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当子女出现失范行为时,做父母的在批评子女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反躬自问,认真地检讨一下自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897b4b2e3f5727a5e962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