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评课稿2

2022-04-12 02:0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评课稿2》,欢迎阅读!
大自然,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评课稿

黄堡镇中心学校 王冉

《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则科学小品文,是介绍物候学的,作者是气象学家、理学家竺可桢。聆听了姜老师上的这节课,对印象较深的几方面进行评析:

从教学目标上看,一篇课文要找一个突破口,一节课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杨老师能在课堂中紧紧把握本课的目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条理分明的说明物候学的特点,抓住文体特征,进行有效教学;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本堂课很好地完成了这些目标。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姜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语文学科的知识与物候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比如从诗歌中了解物候现象,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姜老师教学基本功深厚,本课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教态自然亲切、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教师的课堂语言准确清楚,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本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了解了物候学的有关知识,并且有了基本的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学生的思考过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954820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