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计划

2024-02-08 10:5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一次方程,教学计划,一元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计划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方程有悠久的历史,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从数学科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而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是探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内容,是讨论等量关系的有力数学工具,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个重要模型。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的基础.

1、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基本概念。 (2)等式的性质。

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 难点: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本章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章知识结构框图与课时安排

1、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2、本章知识安排的前后顺序

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 3、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约为16课时左右,大体分配如下:

311 一元一次方程-----------——----———--——-——-———————-----1课时

31.2 等式的性质 -----------——-----------————----———--—————-1课时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4课时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4课时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4课时

小结-----———------——-——---—————-——--------——---——--————----2课时 四、学情分析

学习数学,对学生而言,不只是单纯地通过课堂,书本上让学生了解,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客观事物有一种较为理性的认识,有一种独到的分析方法,有一种特别的处理手段,使学生的智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使学生的思维有更大的发展。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是在小学数学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是和小学数学贯通相承的,但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学习的思维方式,解答问题的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不久,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初中教学内容与小学的衔接,经过前两章的学习和老师的指导,学生大部分已经适应了初中的数学学习方法,并初步形成了数学的学习习惯等。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差异很大,教学时应分层教学,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进而营造独立思考,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共同进步的学习气氛.

五、教学方法策略

(一)教学整体设计思路:“情景导入→建立方程模型→解方程→应用→小结→课后作业→课后预习”的模式展开,再结合具体知识进行调整。 (二)教学建议:

1、注重对比,在前面学段的基础上发展,做好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

从课程标准看,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了用算术法解应用题,还学了最简单的方程。通过具体的问题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算术和方程解应用题的区别,认识到方程的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的进步。

2、联系实际,引入方程等基本概念,淡化严格的形式化的定义,重在理解和运用。 3、突出数学建模思想,反映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在本章教科书中,实际问题情境贯穿于始终,反映出方程来自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对方程的解法的讨论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列方程在本章中占有突出地位。教学中加强渗透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的认识,但教学中避免过多直接使用 数学建模”一词,而是应注意结合具体例子反复强调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工具作用,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设未知数、列方程是本章中用数学模型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而正确地理解问题情境,分析其中的相等关系是设未知数、列方程的基础。在本章的教学和学习中,可以从多角度启发学生思考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借助图形、表格、式子等进行分析,寻找相等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检验方程本身及它的解的合理性.

4、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本章中有许多实际问题,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并更多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互相交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教师适当启发诱导,设计必要的铺垫,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5、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章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这一过程中蕴涵的符号化、模型化的思想;另一个是解方程的过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在本章的教学中和学习中,不能仅仅着眼于个别题目的具体解题过程,而应关注对以上思想方法的渗透和领会,从整体上认识问题的本质。 6、适当加强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

由于本章教科书是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展开的,方程解法的讨论安排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在教学中应注意对方程的解法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再通过必要的、适当的、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章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应用是后续学习其他方程及不等式、函数等的重要的基础,因此,教学和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同时,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自信心的建立.《课标》中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指导他们自学、提高,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9cbbfbfe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