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鲁迅随笔

2022-04-24 19:3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感悟鲁迅随笔》,欢迎阅读!
鲁迅,感悟,随笔

感悟鲁迅随笔

他是真正的巨人,他存在于我们不存在的地方,他做了我们不敢做的事情,他以双眼洞察了整个世界,他的形象比神更神。——题记

鲁迅的名字是刻在我心中的,风吹不去,雨打不掉,可以说他是我甚至是全中国的骄傲和自豪。他总是能够时时刻刻地战斗在文学第一线,在一个特殊的世界里充当“先锋模范”。他用他的思想,他的灵魂,他的感情,他的智慧开启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心扉。他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硬汉风骨。

他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说:“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以前早有路了,以后也该永远有路。”简单的几句话,却道出了鲁迅本人对整个民族,对整个中国以及他对后人们的殷切期盼。从他的语言中,我读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不得不说,他是一个绝对的伟人。在他的一生中,他呐喊过,彷徨过,失望过,伤心过,甚至绝望过,但是他凭借着一种责任感和耻于屈服与停顿的性格,重新站起,用他的金笔写下了一个个感人励志的故事,他所激发的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他以文字作为武器,扫荡了不公、愚昧、自私、懒惰。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哀鸣,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尝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文字里透露出一种熠人的光辉、生命的活力。他在看不见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功勋。他的“平凡”甚至超过了任何一种伟大。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许诺给人类,却以蜡烛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火光。

我深信,鲁迅同他的作品,会随历史的沉淀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小时候,曾学过很长时间的简笔画,画过的物品各式各样,头像只画过两个:一个是大眼睛的小姑娘,另一个是嘴上有着“一”字胡的瘦削的中年人。

那时候并不知道这个中年人的侧面像画的是鲁迅,只知道他的胡子很像一个隶书的“一”,如果把“一”字画得直一些,圆满一些。老师就会用红笔在下边批一个挺高的分数。于是便整天练着画中年人的胡子,精雕细刻地描画着一个个“一”。

后来读了《一面》,就在每次画画的时候,将中年人的嘴角画得翘起来,很夸张的样子。因为我猜他是喜欢孩子的,会对我笑。每每有人这样的画,都不相信画的是鲁迅,信了的就怪怪地看着我,然后一言不发地走掉。“他经常骂人的,很严肃。”另一些人笑嘻嘻地说,纠正我的错误。于是我就抱起画册,一言不发地走掉。


至今没有成功地画出鲁迅的样子。面部线条的逼真被直直的胡子和夸张的嘴角掩盖了。感觉到鲁迅的锐利和其背后的悲悯,我却只能用有些造作的胡子和虚伪的嘴角来表达,笨拙地希望别人能理解他,说不上崇拜,而是一种升华了的尊敬。因为记得一句话:“没有见到过星空的民族不会想到要探索宇宙。”所以一直固执地认为鲁迅是他那个时代少数仰望过星空的人之一,因为比别人看得更高更远,才有别人体会不到的深刻和悲凉。总觉得他对待祖国如同对待自己一个走上歧路的至亲,即使狠狠地鞭笞对方,仍然饱含着深沉的爱。或者,正因为有爱,所以才有尖锐的目光和评判吧。

很多文人“活着”,靠着鲁迅死后人们转托在他们身上的尊敬,这股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可以养活这许许多多的“文人”。鲁迅的嘴角依然微微地上扬,“一”字胡仍旧直直的,夸张地微笑,夸张地严肃,用瘦削的手点一枝烟,用锐利的目光看着这个世界,“笑到咳嗽”,笑人们的愚蠢和冷漠,躲在严肃的外表后面,慈爱地笑,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怜爱。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回忆性散文,它不同于回忆录那样按顺序写,而是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片段进行创作。

说起鲁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表面上的他是严肃、庄重的,但是翻开他的童年篇章,却发现伟人的童年也是有趣的。《朝花夕拾》就是通过对童年的回忆,表达了对那个年代多种束缚的不满,批判和嘲讽了封建社会制度。

长妈妈、父亲、范爱农、藤野先生,都是鲁迅描写的对象,通过刻画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亲朋师友的怀念,也包含了对当时社会的评价。在回忆中,时常夹杂着作者悲怆的描述,并且要“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可以说,鲁迅代表的正是当时中国蓬勃兴起的新文化。

新文化一开始并不被一些人接受,鲁迅受到了他们的反对和嘲讽,但鲁迅并不因此而放弃推广新文化,反而更加努力的去揭示旧文化的缺点,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

读完了《朝花夕拾》,我深受感动,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为了中国的未来而去努力呢?我要学习鲁迅勇敢的精神和正直的品质,不墨守陈规,大胆创新,做一个对家庭和社会都有贡献的人。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a02a0d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