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2022-04-05 16:59: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阳节的来历简介》,欢迎阅读!
重阳节,来历,简介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大家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关于重阳节的习俗?下面请跟随一起来了解重阳节吧!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快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重阳节的源头,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到了汉朝,《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大型的宴会,这都是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演化进展而来的,这便是早期的重阳节的雏形。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任凭。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


旗,并点蜡烛灯。这或许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季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旧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bbd7cf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