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2022-05-17 07:1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欢迎阅读!
疏导,进行,心理,如何,学生

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劝导

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劝导?

所谓 心理劝导 就是对学生心理阻碍的疏导和指引。学生的心理活动的堵塞现象, 或心理失衡,失调就是人们常说的 心理阻碍 。当前,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儿女, 在家庭中他们是家庭中的小皇帝, 性格的个性化都很强, 但其面对的社会倒是一 个到处充满竞争的快节奏、 多变化的社会, 这对初识社会的中学生无疑是一种挑 战,这要求他们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而中学阶段学生一定面对升学、就业、人际 关系等强盛的心理压力, 这关于某些 心理蒙受能力 较弱、情绪颠簸大的学生便可 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假如较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便可能形故意 理阻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心理阻碍的诱因很多,表现形式纷纷复杂,主要表现为: 1)认知阻碍 如学生对老师家长的思想教育不理解或对学科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形成的对付心 理或厌烦心理等。( 2)情绪阻碍。如学生因老师夸奖或责备而形成的骄傲心理 或自卑心理等。( 3)性格阻碍。如古怪心理、抑郁心理、傲慢心理等。( 4 人际交往阻碍。如早恋心理、妒忌心理、思怀疑理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个体 身上,上述心理阻碍常常不是单调存在的,而是几种阻碍交叉在一同。

面对学生的心理阻碍, 班主任一定正确诊疗,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 理健康发展。 长久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获得了必定的心理教育经验。 我以为要想有 效地对学生进行 心理劝导 ,掌握以下方法和技巧是必不行少的。

一、创建班级美好的感情氛围,为学生创建一个同等、和睦、欢乐的学习环境。 1.成立优秀的师生感情。优秀的师生感情是教育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 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所以,教师要从认识学生的心理出发,实现师 生间的感情交流, 使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要求, 使学生因真切感觉到教师的 和蔼与好心而乐于接受教育,除去心理上的阻碍。

2.创建心理流露的时机。班主任要想认识学生的心理,除自己仔细察看外,还要 想法为学生创建自我流露心理的时机,让学生在同等、安全的心境下敞高兴扉、 流露自己的心声。如:常常性地开设 心理卫生 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帮 助学生调治好意理状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当学生碰到挫折后, 教师要实时与学生谈心, 同等地交流使学生能与教师作详尽 倾吐,以获取心理上的均衡。 当某学生因不可以以优秀的成绩来知足自尊心时, 师能够创建一事实上的条件, 使其在此外的技术活动方面获得好成绩以获取自尊 心的知足; 当学生在生活中碰到挫折或打击时, 指引学生将不快乐的事情置之脑 后,从不睦睦的氛围中解脱出来,潇洒地生活。

三、运用激励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实现新的心理均衡。

激励是一门艺术 它要求激励者要有明确的目的、 敏锐的洞察力、 诚心的态度和

1 / 3


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劝导

熟练的技巧。 仅就激励的技巧而言,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 自信心;欣赏学生的长处; 有效地与被激励者交流, 找出与被激励者共同的信念; 容忍学生提出不一样的建议。 在激励法中, 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重点,

2 / 3


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劝导

根本举措就是唤起学生的成功经验和对成功的神往,创建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 在成功的体验中真切激倡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运用打破法促进学生成立起新的合适自己健康发展的 心理体制

某生因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不好, 经过一番努力也未见转机, 情绪低沉 ,自叹自己 脑子笨,奋斗也没用,必定自己是一个真切的学习失败者,想放弃学习努力。这 种自卑情绪是对几次考试成绩不好的悲观防守, 如固定下来, 就会严重限制他一 生的健康成长。此时,教师实时与他一同议论,做耐心仔细的 心理劝导 工作,明 确指出其身上的闪光点, 帮助他建立信心, 从失败的暗影中解脱出来, 从头抖擞, 找出失败的本源, 重扬行进的帆船。 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 从长久的失败暗影中 打破自卑心理, 充满信心地去挑战、 去争取新的成功, 这就是除去心理阻碍的突 破法。

自然,中学生的心理劝导是一项艰巨而仔细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 作战, 共同努力。 作为负责做学生思想工作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劝导, 一是要 在学生心理阻碍出现以行进行实时劝导; 二是不单要除去外面诱因, 更重要的是 控制内部的、 促进潜伏的心理阻碍变成现实的要素; 三是要常常不停地进行心理 劝导,对那些无极端的表现形式,不易察觉的心理阻碍要除去在萌芽状态。

1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cb15f6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