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2-12-17 03:50: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德育教育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欢迎阅读!
音乐教学,德育教育,融合,有效,小学

德育教育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



一、体验性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他们对道德的认识只局限于来自生活的体验。所以将德育教育音乐教育想融合,将德育教育通过音乐教育渗透给学生,通过体验性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理解有关道德的各类教育,从而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体验生活中的情感

环境对人的影响可以说是切实存在的,音乐教学则可以通过营造听觉环境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通过感受音乐环境从而不自觉中接受了德育教育。比如,《森林的歌声》这首乐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音乐场景,学生通过聆听乐曲中大自然的真实声音以及动听的音乐来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或者将课堂开到真正的自然界,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媒体,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接受德育教育,提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二)体验爱的情感

音乐的动听依赖于优美的旋律以及朗朗上口的歌词,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发挥歌词与旋律的优势,培养学生爱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歌唱《友谊地久天长》首乐曲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演故事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观看,倾听以及表演的过程中被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情感,再配合上优美动听的乐曲,能够教导学生学会爱与被爱,学会在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助人为,热情好客的品质。 (三)体验快乐的情感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吸引学生学习热情最方便的方式之一,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接受乐曲中所表达出简单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定好教学目标,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例如在《咱们从小讲礼貌》这首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唱一些有关礼貌的歌曲,同学之间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表演。快乐也是德育的一方面,教师通过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进行互动,体验快乐。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快乐的情感。

1




二、实践性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学生在音乐课程中通过实践,能够获得各类技能,不仅能够学到音乐知识,可以通过实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 (一)自主性音乐实践

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的音乐实践能够根据歌曲的音乐发现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如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时,教师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在课堂开始时引导学生,像学生提问有关国旗的故事和历史,还可以通过分发小五星红旗的方式,调动学生视听觉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索,感受国旗的神圣和庄严,不自觉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二)合作性音乐实践

合作性实践是通过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蜗牛与黄鹏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种方式,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同学间取长补短,感受合作带来的意义。 (三)探究性音乐实践

抽象的音乐旋律难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学生可以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音乐世界的美好。在《铃儿响叮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听音乐的感受,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探究感受音乐的美好。这种教学方式,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还能够在引导学生在探索音乐的过程中学会在集体中和谐的与同学相处。

三、语言性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语言性音乐教学能够帮助教师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效融合。

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课堂紧密的与教学内容连接起来。整堂课的教学都要引领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要富有逻辑性和吸引力。例如在《红星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凝练自己的语言,进行语言朗读时要富有艺术,无论是气势磅礴还是抒,教师都应该仔细组织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抒发。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汲取音乐知识和爱国的情感。作为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的语言中体验韵律的灵动与美好,真正感受音乐存在的价值。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d77fe8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