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设计

2022-03-27 21:5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的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有的

《有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初步感受诗的魅力,并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致趣,导入新课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鲁迅,谁能用两句话来描述一下这位老人?鲁迅先生自19361019日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间风沙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 2、将不懂的词语划出来,同桌互相交流,提问 3、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交流:

1、理解词语

伟大:品格崇高;才识卓越。

不朽: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 情愿:心里愿意。 尸首:人的尸体。

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抬举: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朗读,初悟诗情

2、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把每一个句子读顺畅。 3、教师范读,进行引导

4、引导读出感情:读诗除了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 (板书:“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

5、这两类人,作者表达的感情都是怎样的呢? (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板书:歌颂 批判) 6、那么,读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这两种感情读出来。 7、学生默读,思考: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1)对比:每小节的前后两句进行对比,对比的好处就是让好人在大家的心中更好,让坏人大家的心中更坏。(教师引导朗读)

2)前后对照:前面234小节描述两种人的不同表现,接下来的567小节对这些人做出的表现的后果进行了对照——有什么样的表现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引导分男女生对照着读,让学生思考: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3)总分结构:诗的第一小节和后面六个小节是总分关系。(引导理解“生”与“死”的含义) 8、学生读诗寻找可以找到鲁迅影子的诗句。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引出鲁迅的诗《自嘲》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②“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引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至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9、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写出鲁迅的名字?而是以“有的人”代替呢? (本文不单写鲁迅,而且写了像鲁迅一样的人,如黄继光、雷锋……) 10、齐读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诗中不只是单纯地写对鲁迅的怀念,还通过和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并且热情歌颂了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那些人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板书设计

有的人

虽死犹生(歌颂) 虽生犹死(批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029a6e00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