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22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集锦19套合集〗

2022-05-23 11:33: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山西省忻州市2022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集锦19套合集〗》,欢迎阅读!
忻州市,山西省,合集,模拟试题,期中

山西省忻州市2022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Mg2+>Al3+>Cl;原子半径:Na>Mg>Al>Cl B.稳定性:HF>H2O>NH3>CH4;还原性:HF2O34 C.碱性:CsOH>KOH>Mg(OH)2>NaOH;金属性:Cs>K>Mg>Na D.酸性:HClO>H2SO4>H2CO3;非金属性Cl>S>C 【答案】B 【解析】

A.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Cl-Na+Mg2+Al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NaMgAlClA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性,氢化物还原性越弱,故稳定性:HFH2ONH3CH4;还原性:HFH2ONH3CH4B正确;

C.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故金属性CsKNaMg,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CsOHKOHNaOHMgOH2C错误;

DHClO是弱酸,酸性比碳酸弱,酸性H2SO4H2CO3HClO,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故非金属性ClSCD错误; 答案选B

2、下列对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A.熔点是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 B.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熔点3550℃,硬度大,不导电

D.熔点是97.80℃,质软、导电,密度是0.97g/cm3 【答案】A 【解析】

A. 熔点是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A正确; B. 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属于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B错误;


C. 不溶于水,熔点3550℃,不导电,属于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C错误;

D. 熔点是97.80℃,质软、导电,密度是0.97g•cm-3,属于金属晶体的物理性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3、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将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时溴水褪色,乙变为丙;在丙中加入硫化钠又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沉淀戊。物质甲、乙、丙、丁、戊中均含有硫元素,它们依次应是 ASO3H2SO4H2SO3H2SS CSO2H2SO3H2SO4H2SSO3 【答案】B 【解析】

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为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能被溴水氧化生成H2SO4,加入硫化钠生成丁为H2SH2S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单质S,以此解答。 【详解】

题干中描述的关系依次为:S+O2

SO2SO2+H2O=H2SO3H2O+H2SO3+Br2═2HBr+H2SO4

BSO2H2SO3H2SO4H2SS DSO2H2SO3H2SH2SO4Na2S2O3

Na2S+H2SO4═Na2SO4+H2S↑2H2S+SO2═3S↓+2H2O 则甲、乙、丙、丁、戊依次为SO2H2SO3H2SO4H2SS 答案选B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MgAl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B.第2周期元素从LiF,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DI2Br2Cl2F2H2化合越来越容易 【答案】A 【解析】

A.NaMgAl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均位于第三周期。故A说法错误。B.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B说法正确。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故C说法正确D. IBrClF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其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越来越容易。故D说法正确。A

5、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OH)2 C.酸性:H2SO4>H3PO4

B.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D.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


【答案】B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对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减弱,所以NaOH的碱性强于Mg(OH)2,故A正确;

B.碳酸氢盐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Na2CO3水和二氧化碳,故热稳定性:NaHCO32CO3,故B错误;

C.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所以H3PO4的酸性弱于H2SO4,故C正确; 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减弱,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所以HF的稳定性强于HCl,故D正确; 故答案:B

6、用6 g CaCO31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少量的CO2,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E段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快,可能的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EF段用HCl浓度的减小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min) C.在G点以后收集的CO2的量不再增多,原因是稀盐酸已反应完全 D.在F点收集到的CO2的体积最大 【答案】C 【解析】

A.由图可知,1min时间内,EF段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最多,故EF段反应速率最快,A错误; B.由图可知EF段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为672mL224mL=448m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448L÷22.4L/mol=0.02mol,根据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可知,

nHCl=2nCO2=2×0.02mol=0.04mol,浓度是0.4mol/L,则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L÷1min=0.4mol/L•min),B错误;

C.6 g CaCO3的物质的量是0.06mol,根据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可知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应该是0.06mol×22.4L/mol1.344L,而G点是784mL,说明CaCO3未反应完,则盐酸完全反应,C正确。 D.曲线上点的纵坐标的值即为该点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图可知G点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D错误; 答案选C

7、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5a470acf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