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歌曲《西风的话》

2023-02-12 14:0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学内容:歌曲《西风的话》》,欢迎阅读!
教学内容,西风,歌曲

教学内容: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具准备:钢琴 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乐及秋景营造秋的氛围,创设意境)

提问导入: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歌曲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冬麦、田野……)它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喜悦的 热闹的)其实,秋天不光是收获喜悦的,秋天也是多情的,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西风的话》 二、赏“风 1、听录音范唱

提问: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 2、再次欣赏,体会歌曲结构

师:根据歌曲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等等的明显对比来划分歌曲乐段,有的是一段体,有的是二段体,还有的是三段体,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西风的话》,感觉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 2、划分乐句

师:师演唱歌曲,生感觉一下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 三、唱“风” 美“风” 1 按节奏唱旋律

1 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

2 找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组成音阶边做苛达伊手势唱唱。 3 视唱歌曲旋律,找出含有音阶上、下行的小节。 4 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2 唱歌词

1 用“u”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

2 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3 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

一遍师伴奏生轻声唱(纠正连线的唱法) 二遍提示换气。

三遍随伴奏唱,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 四遍随师伴奏完整演唱。

4)情感教育:年年岁岁,多情的西风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最后这渐慢渐弱的处理寄托了西风对我们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们什么?(时光过得真快,请大家要珍惜时间) 3、声音对比


如果我们采用稍快的速度,较强的力度,明亮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唱试 引导学生去体会速度 力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歌曲情绪全变了,由此我们能够发现要想把歌曲唱的有声有色,就得注意歌曲的什么?(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 四、作者介绍

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黄自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科学校任教,培养了很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五、拓展

黄自老师通过歌曲来表现了深秋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甚至带点淡淡忧伤的意境。还有很多艺术家也在通过自己不同的形式演绎着秋天。你准备如何表现你心中的秋天呢? 六、小结

秋天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在贪婪品位秋天收获喜悦,多情醉人的同时,别忘了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认为精彩的一面,老师期待着下节课见到你的作品,好吗?同学们,再见!

七、设计意图及反思

通过这节公开课很好的理解了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并总结了自己很多的过失。

音乐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也就是说,音乐课要以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充分理解到“音乐审美”的重要性,并将它贯穿始终。在分析音乐作品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音乐要素来解释。使整堂课将审美性与音乐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注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在这节课中我发现有个别同学根本掌握不了歌曲《西风的话》经过反思我觉得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确实适合绝大部分同学,但对于一小部分基础薄弱、平欠佳的同学来说,就不够周到了。在自主学习旋律的同时我能够走到他们身边单独实行辅导,并请旁边的同学帮忙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希望自己在今后上课的过程当中能够做到“面面俱到”

在教学上,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动、好玩和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年龄特征,如果对他们实行节奏训练绝不能仅仅枯燥无味的技能训练,更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模仿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上。要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实行不同形式的节奏训练。音乐是抽象的,每个人听同一首作品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教师讲述得太多或对意境描绘得太具体,既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又防碍了对学生想象水平的培养,所以老师大可不必多费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其发挥主观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所以在这节课上就是让学生听音乐不让他们过多的去学习枯燥的知识,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语言的尽头才是音乐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于平时的读歌词,那是一种错误。英国教育家柏西布克强调:“一名教师,你首要的紧迫任务就是去创造一种吸引力。理学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儿童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取代思维的过程,按照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 所有的一切让学生能知道知识的相通和相融,能为以后更好的掌握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教师要从中起好作用。还是那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起努力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a2512d60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