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素质教育观

2022-07-20 04:2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语文素质教育观》,欢迎阅读!
教育观,语文,素质

我的语文素质教育

在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我一直关注并学习当今各位语文教育改革大家的经验,同时也总结清理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不管采用什么语文教学方法或模式,凡成功的语文素质教育,无不体现着民主、科学与个性的教育精神。

“民主、科学与个性”,当然算不上是一个新鲜时髦的提法,而且自“五·四”以来,其内涵与外延至今众说纷纭。但是,我这里所理解的与语文素质教育思想相联系的“民主、科学与个性”,却有特定的明确含义。 1.民主:“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这也是教育民主的真正体现。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因而语教育更是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都说语文是伴随每个人终生的“工具”,那么,任何一位学生都有权利掌握这个“工具”;而我们的学生中哪怕有一个人没能较好地掌握好这一“工具”,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有一种失职感。德高望重的张志公先生去医院看病时,面对连病例都写不通顺的医生曾感到“脸红”:“我搞语文工作搞了什么呀?号称语文作者,语言教育工作者,我干了什么呀?他们不是天生写不好字、写不好病例的!我们不该好好反思反思吗?”(张志

1


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语文教育家张老先生这令人肃然起敬的自责真该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惭愧!有了这种“惭愧”,我们在教学中就不会无视学生语文基础的差异而“一刀切”地用高考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就不会仅仅着眼于狠抓“上线生”甚至“高考元”而放弃我们眼中的“差生”,就不会置多数学生错字连篇、词不达意的实际于不顾而去“精心”培养少数几个“文学新苗”……不管我们所教的学生中,有多少人在这样或那样的语文大赛中获得金牌银牌,如果多数学生连一封信都写不好,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就没有半点民主气息,也决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中的“民主”,还意味着教师学生之间在尊严和情感上的平等关系。无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残余至今还存在于我们不少教育者的头脑中。在师生关系上,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某些语文课堂上,不但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我认为,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民主的教学态度,主要应体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在语文素质教育的天地中,具有真诚人文情

2


怀和博大民主胸襟的教师,既能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¾¾让心灵体贴心灵,用尊严赢得尊严,并以一颗赤诚的童心去感受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进而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更能与学生同志式地探求真理¾¾尊重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提倡学生与老师展开观点争鸣,鼓励学生公开指正老师的教学错误;还应该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管理----训练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师生共同遵守有关教学要求,甚至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对语文教学有建议、监督与评价的权利。

通过民主的语文教育实践,教师所收获的是教学的不断完善以及教学质量理所当然的大面积提高;而学生的收获,除了终生受用的语文素养,还有平等观念、民主意识的日益增强----而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三个意识之一。(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决不是教育者居高临下的“亲切关怀”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教学艺术设计”,而是教师民主精神与教育人道主义的真诚流露:“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84fe4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