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

2022-07-24 03:3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欢迎阅读!
开元,贞观之治,盛世

2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鹧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2.要求学生认识:

(1)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采取的一系列进步性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2)武则天是一位有作为的女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3)唐玄宗前期,继承唐太宗和武则天的业绩,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古代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隋朝为什么象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老师自己完成。) 2. 导入新课:

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加速了农民起义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变。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吏也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那么,李渊是怎样起兵的?又是怎样建立唐朝的?这些都是本课要回答的内容。 3.讲授新课

一、晋阳起兵〈板书〉 1.晋阳起兵〈板书〉

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起兵反隋。他在隋末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势力壮大起来。李渊有精明能干的诸子相佐,特别是次子李世民,更使他如虎添翼。当时,李渊父子既有政治地位和声望,又有一套封建统治权术和军事经验。所以,在群雄中胜利者就非李渊父子莫属了。 2.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板书〉

6183月,隋炀帝被部将杀死。5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唐朝建立之初,只据关中一隅。全国各地同时称王称帝的还有十数家,国家尚未实现统一。李渊父子采取了正确的军事行动计划,终于战胜各地割据势力,完成统一全国的历史任务。当时,统一全国是民心所向,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李渊父子完成统一任务,为日后唐朝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打下了基础。在统一过程中,李世民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对统一任务完成起了积极作用,李世民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 二、玄武门之变〈板书〉 1.玄武门之变〈板书〉

唐朝寻国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继承权的斗争更趋激烈。李渊有四子,除第三子早逝,其他诸子均有实力。按照封建帝王嫡长子继承制,李建


成被立为太子。但次子李世民“功盖天下”,自起兵以来,功劳卓著,位高权重,威胁李建成太子的地位。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联络四弟李无吉,企图除掉李世民。不料,李世民先发制人。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 2.李世民即位〈板书〉

玄武门之变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三、贞观之治〈板书〉

1.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板书〉

唐太宗是一位有雄才大略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亲身经历了隋末严峻的阶级斗争洗礼,不得不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严重教训。他认识到:要长治久安,帝王必须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君与民关系如同舟与水关系。这种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贞观年间,他的开明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请一位同学或教师朗读课文中“君、舟也„„”。此语出自《荀子》,是唐太宗引用来教诫太子的)

2.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板书〉

能否知人善任,是判断封建帝王愚贤的一个重要标准。唐太宗以隋炀帝嫉才害能,宠信奸佞为戒,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他任用贤良,不拘一格,各取所长。他自称“梦寐以求忠贤”。他曾将州郡刺史名单书于屏风记其功过,以便奖惩。所以,贞观时期忠贤满朝,人才济济。这些文臣武将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房玄龄、杜如晦即是当时名相,人称“房谋杜断”。在我国帝王中,唐太宗是最善于纳谏的。所谓纳谏即倾听不同的意见,择善而从,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亡家灭为鉴,鼓励君臣犯颜直谏。所以,贞观时期谏臣盈廷,向唐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其中魏征尤为突出,魏征“所谏前后二百余事,凡数十万言”。唐太宗曾问魏征帝王怎样才能明,怎样才算暗,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太宗非常赞成这个见解。魏征病死以后,唐太宗大哭说:人用铜作镜,可以正衣冠,用史作镜,可以见兴亡,用人作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直谏难,纳谏更难。唐太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之一。 3.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板书〉

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协助皇帝执政机关。凡军国要政先由中书省拟出文稿,门下省讨论(可以驳回重拟),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辖六部分管人事、财政、选举、军政、司法和土木工程等事务。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唐太宗时增设宰相,这一方面是防止宰相专权,加强了皇权;另一方面是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由于各职权部门分开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唐太宗还精简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以民少吏多大并州县,裁减冗员,从而大大节省了财政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 4.大兴学校,发展科举〈板书〉

唐代学校教育比以前任何朝代都发达。唐太宗更是重视文化教育,他把学术文化提到与治国好坏相关的高度来认识。当时,中央有国子学、太学,多收官僚贵族子弟或外国留学生等。地方有州学、县学。唐太宗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关心教学情况。唐朝还出现了专科性质的学校(医学),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校教育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唐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唐代选官主要来自科举。科举作为一种取士制度,从隋朝开始,但到唐太宗时才固定下来。当时,考试内容很多,以进士科为最重要。录取此科,第一名称状元,视为登龙门,即可任重要官职。唐太宗扩大进士科,为一般地主提供了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途径,从而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5.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板书〉

隋末以来社会动荡,战争连绵不断。唐朝建立后,国内仍存在许多复杂的社会总问题,特别


是社会经济凋敝。李世民为首的统治者接受隋炀帝横征暴敛,终致身死国灭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政策,(读课文中唐太宗语)这对唐初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由于以唐太宗为代表的唐初统治者接受隋亡教训,采取了开明政策和措施,所以,贞观年间政治较清明,农民占有一定土地,劳役负担比较轻,生产时间有所保证,大量荒地开垦出来。经济繁荣,国力增强,历史上誉称为“贞观之治” 四、女皇帝武则天〈板书〉 武则天本人“兼涉文史”“精明强干”“能屈身忍辱”,颇有抱负。唐高宗晚年多病,皇后武则天开始干预朝政: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683年,高宗病死,中宗即位。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掌握实权。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统治可谓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她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的政策,主张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浮巧,省力役。她免去50岁以上男子的徭役。武则天用人也不拘常规,破格重用,并诏令天下,百姓可以自举。凡有才能士人上书,只要文章写得好,就给官做(如骆宾王)。这样给一般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开解了广阔的政治前途。也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对后世影响极大。“有名望事绩者,多是天后所进之人”。姚崇、宋 即是武则天和唐玄宗二朝名相。总之,武则天统治政策总起来看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大有贞观遗风。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继续向前发展。 五、“开元盛世”〈板书〉 1.“开元盛世”〈板书〉

武则天以后,唐朝一度出现动荡局面,直到唐玄宗时才安定下来。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在他统治前期,他针对当时社会问题,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在用人方面,他选贤任能,非常注意官吏的选拔,强调以功授官。他甚至亲自出题考核官员,决择升迁;有善必赏,有罪必诛。(请同学们看课文中唐玄宗任姚崇为相图)在经济方面,他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经济繁荣,盛世局面形成〈板书〉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因这时期唐玄宗年号为开元,故称“开元盛世” 4.复习巩固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同学回答,或老师小结)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晌,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发挥国家效能,大兴学校,发展科举。这些促成当时政治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所以,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展示准备好的表格,让同学填写右边内容)(作业)唐朝建立时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时著名谏臣 ()教法建议

(1)本课宜采用讲述法。在讲述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本课涉及一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3)本课有许多生动的内容,故事性强,教师可酌情决定取舍。另外,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中图画,原始资料等,积极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以求最佳教学情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91fc252af90242a895e5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