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多听、多看、多学习

2023-03-13 11:3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随笔:多听、多看、多学习》,欢迎阅读!
随笔,学习,教育

教育随笔:多听、多看、多学习



教育随笔:多听、多看、多学习今天下午,我校耿xx老师花了48分钟的时间为青年教师做了题为“我对听课与评课的认识”的讲座,对于我这个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听了之后,感觉很有收获。耿老师语言平实,不谈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讲的尽是“干货”,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讲座。在讲座开始,耿老师先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能xx五中任教表示高兴,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来说,从师资力量上可谓是“后继有人”。她说年轻人有新的想法,新的观念,生长在一个社会逐渐制度化的时代,希望我们青年教师能够快速成长。耿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听课与评课体会,讲了一些经验之谈。同时向我们推荐了xx师大崔xx教授所带团队对“听课与评课”的研究——课堂观察。一、听课的意义1、完善知识结构;2、教学技能和教学思想方法;青年教师应该多听、多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是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我们学校有不少老师的课讲的都非常精彩,深受学生喜欢,比如李守宁校长、程力华老师、白琳老师、张立坤老师等。二、如何听课1、做好准备 对于我这种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在自己讲课之前最好先听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师是如何讲同一节课的,但前提是自己先备好课,然后再去听课,这样听了之后才会有收获,而不是流于形式。2在课堂上注意观察 察什么?首先是观察老师,耿老师概括了7个方面:教学逻辑;对教材重难点的处理;如何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如何组织管理课堂;讲课的特色(比如语言、板书等);教学思想(启发式还是讲授式或是其他);其次就是观察学生,包括学生的投入状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学习效果——是真实的繁荣还是虚假的繁荣;3、做“适当”的听课记录 耿老师谈到自己刚任教听课时什么都记录,但后来发现一是跟不上,二是没有意义。所以要“适当”地记录,如何拿捏呢?耿老师给出了4点建议:1记你欣赏的问题,比如老师如何巧妙地连接、巧妙地提问还有可商榷的问题。2数据的记录,比如一节课学生举手多少次;学生活动的时间;老师讲授的时间等。3课后思考,老师的课好在哪里?最好上升到教学理论的高度。4)及时交流,青年教师要采取请教的态度。4、听自己的课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精雕细琢!可以请老师听;请同伴听;还可以用手机录音、录像等等。听自己的课,发现自己在教学语言等方面有什么问题(比如口头禅),是否需要改进等等。5、听网络上的课 现在信息十分发达,网络上也有很多全国各地名师的讲课,多听听别人的课,对你一定有帮助。三、如何评课耿老师在这方面讲得比较简略,主要说了两点:作为年轻教师如何评课;作为老教师如何评课。作为年轻教师,在评课的时候要先听老教师是如何评课的,抱着请教的态度,听听老教师的评课技巧。年轻教师去评课,尽量多寻找他人的优点,但不要说无谓的套话,像诸如重难点突出,结构合理之类,重难点是如何突出的?结构怎么合理?要说这些。但也不全是好话,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作为老教师,在评课的时候就应该担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总而言之,一句话:“优点说够;缺点说透;方法给够;数据支持”。耿老师最后希望我们年轻教师要自己创造听课的机会,多听课,博采众长。但在听课之前要给老师准备的时间,提前和老师打招呼,不要唐突的闯入,要有礼节。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三日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f15f51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