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1课 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

2022-12-16 06:1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1课 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欢迎阅读!
上册,古诗,人教,实录,单元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 Aspose Pty Ltd.

师:读着读着,说着说着,老师想了解边塞、走近边塞的心情便越来越迫切了。来,用眼睛去看,用我们的心去感觉——

《出塞》课堂实录 三、诵读涵咏,体味感情

一、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一)想象画面,触摸凄苦 1.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充分的预习可以使课堂上的你学得更轻松。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 1.出示课件,配乐:看着看着,你体会到了什么? 诗的背景,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 (生自由回答)

预设: 1:我感觉大漠非常的荒凉。 1:我知道,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2:我想起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非常的雄浑苍凉。 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师:美,却美得有点残酷。 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 3:我觉得边疆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非常艰苦;

师:你很善于归类总结,有做学问的潜质。 4:我想起了王昌龄的另一首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2:我知道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师:寥寥几笔,比画面更显凄苦。 师:是的,呆会就要了解为什么称为“压卷之作” 2.师:环境恶劣,生活艰苦,这就是征人们的生活! 3: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奴和中他们不由得发出感叹(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原之间的战争从秦朝开始,到汉朝,到唐朝,一直没有间断。 轻轻地读一读,看看这两句诗中哪个词最牵动你的魂,最让你遐想联翩?

师:你也是做历史学家的好苗子。 1:明月。 谢谢你们的资料,这对我们理解古诗很有帮助。 师:是啊,明月从来都是思念的代名词——“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生接背)“举头望明二、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月,低头思故乡”(生接背)明月夜夜照边关,征人哪夜不思乡啊!请你仰起头,读读这两句。 1.出示整首诗:接下来,请大家亮开嗓子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关,边关 师:羌笛何须怨杨柳,风不度玉门关。连风都不能到达的边关,也阻隔了家人1 的一切消息,怎能不牵肠挂肚啊!请你代征人诉说内心的委屈吧!——生读诗句 师:也许你不是读得最动听的,但你是这个教室里最勇敢的; 3:长 2 师:你能想象有多长吗?让老师来告诉你,从秦朝,到汉朝,到诗人所在的唐朝,一千多年的历史啊!师:字正腔圆,向你学习; 在无休止的战争中,征人们都会遭遇些什么?闭上眼睛,说说你都看到些什么? 3 ——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个性朗读 师:很有自信,继续发扬。 4:未 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韵味来。谁来学学王昌龄,一展诗情? 师:“未还”——是还活着仗没有打完不能回呢?还是已经战死沙场回不去了呢?一个“未”字,饱含了 指三名学生读。 多少辛酸与失望啊! 师:听着听着,我们的心越发变得—— 师相应评价: 1:沉重。 这是一个含蓄深沉的王昌龄; 2:凄。 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王昌龄; 3:悲哀。 这是一个从容平和的王昌龄。 师: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让我们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一起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3.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多读几遍,意思也会渐渐浮出水面的。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诗句3.人未还,心相系。同学们,当征人们经历了战争的生死考验,幸存下来,渴望着回家的时候,同一轮的意思。 明月下,他们的亲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呢?(板书:亲人)

师:谁先来? 出示: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 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 征人稚嫩懵懂的孩子…… 1“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期的明月依然照亮着边关, (生发挥想象,表达感受,完成练习) 师:这里明明说的是秦朝的明月,汉朝的边关呀?怎么? 师相机引用诗句:老母倚窗望,风萧叶又黄;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生: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的语言结构彼此拼合,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4.引读:此情此景,征人们能看见吗?对,他们可以想象到,他们的心可以感受到。因此,他们心中只个完整的内容。 有一个愿望——回家,只可惜——万里人未还……

师:你真会读书(板书:互文明月边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秦朝时期明月照着边关,汉朝时候明月这是多少人的愿望? 依旧照着边关。接着讲—— “万里人未还。”——出征边塞的士兵,至今仍没有回家。 这征人不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是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征人啊!他们苦守着边关,守望着明月,一

师:士兵,就是诗中的—— 但使龙城飞将在——假如有李广将来戍守边关 遍遍嗟叹——万里人未还! 师:李广将就是诗中的——龙城飞将 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定不让匈奴的越过阴山南下入侵 千百年来无数的白发双亲老泪纵横地说——万里人未还! 师:你从哪个词中读懂了“匈奴的”——胡马 这千百年来无数可怜的妻子在哀怨——万里人未还! 再请一个同学连起来说说看。 这千百年来无数孤苦的孩子在哭喊——万里人未还!

1 / 3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师: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这该死的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儿的李颀也无奈地说: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如汉家。李颀·《古从行》 时候,你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 曹松更是一针见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已亥岁二首》

1:——还有痛恨; 王翰更是无奈地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2:愤怒! 张藉也眼睁睁地看见: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草。——唐·张藉《关山月》 师:让我们站起来,手指向那该死的战争,控诉它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师:读着读着,你明白了什么? (二)拓展延伸,感受期盼 1:我知道了战争真的很残酷 1.原来,王昌龄这首诗是“字字有泪,句句含悲”啊!同学们,你们希望征人们早日平安回乡,和家人2:我明白了征人们十有八九都回不来 团聚吗?幸好,征人们还有些指望,请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示后两句诗) 6.师:是啊!就算是侥幸没有死在战场,那也要“十五从征”熬到“八十始得归”呀!那个时候,迎

2.关于“龙城飞将” 接征人的还是家吗?—— 出示资料: 生齐:不是,是冢!是坟墓! 师:李广将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吧!—一生读一句。 师: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的心又添了几分沉重,对战争又添了几层—— 他,是西汉著名事将领。他射得一手好箭,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骁勇善射、智谋生:痛恨! 超群著称。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武帝在位时派他镇守右北平,师:“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不仅仅是征人的希望,这还是谁的希望? 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他每得赏赐就和士(亲人、诗人、我们、大家、中华儿女) 卒共享。士卒不尽饮,他不近水边;士卒不尽吃饱,他决不先食……他,深受边关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板书:人民 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 师:是的!痛恨战争、渴望和平是每一个人的心愿!(板书:盼和平)让我们齐读全诗,把心愿传达——

师:他就是——“飞将”李广。 四、激情诵读,升华感情 3.了解了这些,你再读读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 国难思良将!所以诗人会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可是难道有李广将在,战争就一定能生:士兵怀念西汉的李广将。 够平息、就会有和平吗? 生:不是。 师:是啊!要是汉朝的李将在,胡人—— 师:是什么导致了战争? 1:不敢度阴山。 1:人的贪欲。 师:要是李将在,边关—— 2:人的野心。 2:就会有安宁。 师:是的,哲人们早就看透了战争的真面目,并给人类敲响了—— 师:要是李将在,将士—— 出示:关于战争的名言。 3:就能回家乡。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 师:要是李将在,国家——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 4:也会更太平。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 引读:要是李将在,多好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 在战争中死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此多的牺牲还没有换来和平。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 所有的战争都是内战,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 4.对比:但事实上,李将早已不在人世,现在的将帅是怎样的呢?—— 指生一句一句地读,再交流感受。 出示:战士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听见了吗?齐读这些名言。 1:我读懂了当战士们在奋勇杀敌的时候,将领却在寻欢作乐; 师:你们记住了吗?同学们,不要忘了战争,不要忘了那些征人,不要忘了人类苦难的历史,不要忘了 2:他们在醉生梦死,完全不顾征人的死活—— 这首诗,不要忘了王昌龄,不要忘了这节课!让我们把这种豪情壮志通过诗,通过背诗告诉全世界! 引读:多么残酷的现实啊! (齐声背诗) 这个时代没有像李将那样的贤将,所以他们殷切的呼唤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课堂实这个时代的将帅完全不顾征人的死活,所以他们只能失望而无奈的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

5.师:读着读着,我们终于明白了,征人们哪是在盼李广将啊,他们是在渴望—— 生:现在也一、导入新课 有像李广这样的良将 板书:思良将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这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很多诗人喜欢以“凉州词”为题。今天我们学

师:可是,现在的将帅是“战士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啊!那就这样一年一年地打下去,一年一得就是唐朝诗人写的一首《凉州词》(师板书) 年地耗下去吧!总有一天可以回家吧!征人们回家有望吗?让我们从众多唐代诗歌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齐读)“凉州词”

出示: 二、初读感知 师引读: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注意读懂诗音,读通诗句 李白写的也很直接: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关山月》 生:自由读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2f8ee1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