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足球20米绕杆射门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2023-02-03 07:3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足球20米绕杆射门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欢迎阅读!
射门,纠正,常见,错误,动作

高考足球20米绕杆射门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2013-10-17 20:52:15)转载▼ 分类: 高考专业训练

作为我省高考体育加试项目的足球20米运球绕杆射门,技术动作难度不大,但考生失误率高,得分率低,成为很多身体素质优秀者的“绊脚石”。很多考生苦于没有可参考的统一教材,动作不明确,有些甚至于“赌一把”。在多年的教学训练中,我总结了一些基本规律,发现了一些“事半功倍”的动作要领。本文就此项目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纠正方法作一个分析。按照绕杆射门的技术动作顺序,把它分为一发球、二绕杆、三绕最后一杆及射门的三个局部做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把准确动作与错误动作通过多媒体实行比照,以便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第一、发球

在起点线上发好球,击球速度快,线路准确,跟进即时,影响着全程过杆质量,“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平时的训练中,很多考生不讲究发球的动作及质量,往往很随意又片面求快,但“欲速而不达”,导致打乱了整个后面过杆的节奏,从而后面绕杆始终都在“抢”在“救”。结果可想而知。 [准确动作]

面向发球方向站立,屈膝,屈体左脚尖对准出球方向,站在足球左侧十厘米的地方,重心压在左脚,右脚踝关节外展,绷紧稍提起,放置在足球的后中部,脚内侧对准前方击球方向。右脚击球时,用适中力量,推拨足球的后中部,击球后,左脚进速蹬离地面,人随着球一起向前,用短促有力的碎步使人快速调整到第一杆左侧约30-40厘米的位置准备绕第一个杆。

[常见的错误动作]

1、准备姿势随意。击球前的站姿,脚接触球的部位不明确,造成击球方向偏离,人跟不住球。

2、击球的部位不对:推击球的上部或下部,造成击球后人踩着球或使球产生了跳跃。 3、击球的力量不适中,速度过快、人球脱离。或击球力量太小耽误了时间。

4、发完球之后到绕第一杆时机不准确。往往过晚触球过杆,在一、二杆中间开始击球绕杆,造成绕杆的角度太大,不能用碎步快速调整过来。 5、髋关节、踝关节柔韧落差,造成发球的线路不准。

6、腿部力量,踝关节力量差,暴发力缺乏,造成起动慢,蹬踏无力。 [纠正方法]

1、两人一组相距4米,反复用准确的准备姿势练习20-30次。 2、两杆相距4米,反复练习发球及发球后过第一杆20-30次。 3、髋关节、踝关节柔韧性练习:

⑴交叉步跑:要求前后交叉要快,腰部放松,左右交叉做。 负荷:30-50米×305

⑵跨栏坐压腿练习:左右交替做。 负荷:10-15次×35 ⑶原地快速抬腿交叉转髋。 负荷:10-20次×46

⑷背撑:双腿并拢、跪撑在草地上,上体后仰。 4、腿部力量、踝关节力量练习。 ⑴负杠铃单腿提踵。

负荷:男子 60-80公斤×1015次×35 女子 40-60公斤×1015次×35


⑵负杠铃半蹲:要求髋、膝、踝关节充分蹬直尽可能做快。 负荷:极限重量90%-95%×(8-10)次×(3-5)组 ⑶单腿交换跳绳

负荷:30-120秒×(3-5)组

⑷小台阶的快速跑上或跑下:选择10-20级高20-25厘米的台阶,以最快速度跑上或跑下,跑频快。

⑸深蹲:要求慢下快起,控制练习间歇时间在3-5分钟。 负荷:极限重量的90%-95%×3-5 以上练习的方法可选择几项间隔实行。 第二、过杆

过杆是整个绕杆的基础,没有过硬、合理的绕杆动作,要快速连续地绕过八个杆子、难度很大,过杆中,强调的是蹬伸要快,过杆时触球即时,通过蹬摆腿,身体的重心始终要稳定在杆侧。足球的运行路线要合理。 [准确动作](以过第一杆为例)

发球跟上后,过杆采用三步节奏,第一步(左脚)脚快速追球,脚落在球的外侧;第二步(右脚)在第一步的附近快速换脚并开始侧身,脚尖指向球的运行路线,身体重心随着右脚的蹬伸向杆倾斜,形成向心力,第三步(左脚)脚踝关节紧张,脚尖稍上翘,用脚内侧面使球在距离杆子约一脚远的侧面位置快速推拨球,推拨球时要侧身转髋贴杆而达。三步完成一个过杆,下一个杆的技术动作一样,仅仅换成另一只脚做。 [常见错误动作]

1、触球时,身体重心过高,造成蹬伸无力,跟不住;其次,没有用脚内侧侧面触球,而是用脚尖或脚后跟触球,造成球偏离或球滞后绊蒜。 2、脚推拨球动作错误,每次过杆接触球采用“敲击”“打击”而不是“推”“拨”从而造成球失去控制。

3、推拨球的时机过晚,在两杆中间位置才开始推球,造成过杆的路线为“z”字形,而不是摆幅较小的“s”形。

4、触球的脚踝关节松驰,造成推拨球不走或方向偏离,造成绕杆“突然死亡”

5、球的位置不是始终在控球人的两眼之下,在距离身体重心点的投影位置大约30-40厘米左右,而是过远或过近。造成人跟不住球或“人过球不走”磕绊球。

6、过杆时触球不是从大腿根部发力,触球动作迟缓,节奏慢,不能用短促有力的“三小步”完成触球过杆的动作。

7、髋、踝关节柔韧性差,腿、踝关节力量差。 [纠正方法]

1、徒手、降低重心在直线上做无球的“三步”过杆练习,注意重心在直线附近摆动。 负荷:50米×10-20次×3-4

2、持球稍慢在直线上无杆练习。注意触球的部位、稳定性 负荷:50米×10-20次×3-4

3、持球快节奏重复第2组动作,要求稳、准、狠 负荷:20-30米×10-15次×3-4

4、不持球过杆练习,注意触球的地点,可走离杆侧25-30厘米的触球点做出标记,规定在此触球。

负荷:10-15次×3-4 5、持球过3-5个杆

不发球,球放在第一杆侧约一脚远的位置,开始过杆练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2fb649cf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