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电磁铁(一)》优秀教案

2022-12-14 23:02: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电磁铁(一)》优秀教案》,欢迎阅读!
三制,优秀教案,电磁铁,青岛,下册

(一)



【课题与课时】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 【课标要求】

6.6.2 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学习目标】

1.知道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会制作简易的电磁铁;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利用观察、比较、类比推理等方法推测电磁铁可能具有哪些性质,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3.表现出对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评价任务】

1. 任务一:认识电磁铁。(检测目标1

2. 任务二:做一个电磁铁,试一试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2 3. 任务三: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电磁铁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电磁铁是如何产生磁性的?”是探究电磁铁知识的起点,当我们明白了电磁铁的结构并亲自做一个电磁铁,才能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课前需准备小马达、铁钉、导线、曲别针、电池等器材。

2.学习过程:首先,认识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基本结构;接着,做一个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再次,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探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难点是“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通过完成任务三,亲自实验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学习过程】

任务一:认识电磁铁。(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认识电磁铁。)

1.观看视频学习拆卸小马达。

2.动手拆卸小马达,认识里面的结构。 3.猜想:通电后,小马达为什么能转? 4.总结电磁铁的基本结构。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说出电磁铁的基本结构;(3)拆卸认真规范。

任务二:做一个电磁铁,试一试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做一个电磁铁,试一试有什么发现。)

1.制作简易电磁铁。 2.用电磁铁做吸曲别针。



3.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我发现。 1)能否长时间通电? 2)通电时,有没有磁性? 3)断电时,有没有磁性? 4)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4.归纳总结: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评价标准:1)会制作简易电磁铁;2)实验过程中对于电磁铁的吸引曲别针的现象认真观察,详实记录;(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任务三: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检测目标3

(参照教材活动三: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

1.我们学习过磁铁的性质,回忆磁铁有哪些基本性质? 2.猜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58c07a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