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浸润童心

2022-06-18 21:5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色教育浸润童心》,欢迎阅读!
浸润,童心,红色,教育

红色教育浸润童心

作者:宋菲

来源:《黑龙江画报》 2018年第9



齐齐哈尔市光荣小学音乐教师张悦一直喜欢鹤城秋日的清晨,淡云清风、微凉,几缕柔和的日光落在身上,暖暖的恍然不觉。

紧了紧衣襟,伴随着秋日的暖阳张悦快步走到学校,在校门口处的红色文化石前,她停下了脚步,右手摸了摸胸前的党徽,心里默念着石头上“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十五个大字后,面带微笑地朝教学楼走去。尽管对上面的十五个字烂熟于心,但她还是习惯每天和同事们都在这块石头前停留一下。

914日是黑龙江省中小学党建暨德育工作会议现场会在光荣小学举行的日子,对此张悦并没有做过多的准备,一如往常一样提前五分钟来到音乐教室。

“也不知道孩子们上周新学的《红灯记》忘了没有?”张悦有些许担心。毕竟,学唱现代京剧对于只有十几岁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吃力的。

但转念一想,作为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铁锋区党建标准化示范点和红色教育基地,光荣小学已经将红色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时刻受到红色思想的熏染,学唱类似于《少年中国梦》这样的红歌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孩子们开口的一瞬间,打破了张悦的顾虑。她用微笑鼓励大家,教室中飘荡的戏曲声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红色的年代……

大庆市庆风小学校长陈明远就是被这悠扬的歌声吸引去的,透过音乐教室的玻璃,陈明远向里面望了望,嘴角不禁上扬。看了手中的会议日程表,陈明远对四年五班王晓丽老师的校本课程《中国鹤家乡》充满了期待。黑龙江省中小学已经把党建和德育工作摆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首要位置,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断调整和充实德育的内容、形式,而《中国鹤家乡》就是德育课程的一个典型代表。

翻开这本学校自主编写的《中国鹤家乡》德育校本教材,王晓丽从“风景优美的扎龙”“历史悠久的扎龙”“物产丰富的扎龙”“保护扎龙”四个板块让孩子们走近家乡的鹤文化,让他们懂得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爱环境就是爱生命。作为距扎龙自然保护区最近的一所城镇小学,光荣小学将“弘扬传统美,发掘鹤文化”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生态祥和、和谐共生、平等合作”的鹤文化核心理念已经融入到孩子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中。

但是仅局限于书本似乎还不能让“鹤文化”深入孩子们的骨子里,王晓丽拿出了快板,将孩子们的感受通过快板这种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四年五班的课堂一片热闹景象……

光荣小学只是黑龙江省中小学党建课程化的一个缩影。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把中小学党建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学校建到哪里,学生的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儿。

在光荣小学的走廊内,来自牡丹江市长安小学的马老师被扑面而来的红色文化所震撼。一张张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展示十九大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看到这些,马老师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黑龙江省提出全面落实中小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方针政策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与马老师有着相同感受的是六年七班的学生苏柯铭,二楼的走廊那一面“会说话”的墙壁让他不禁想起了此时正在学校“家长课堂”讲课的父亲苏跃忠。

执行过两次中国维和任务的解放军军官苏跃忠这次为孩子们分享自己和战友在索马里维和时的所见所闻。苏跃忠希望通过这次的“家长课堂”让这些孩子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爱自己的祖国。

光荣小学“家校共育”中家长大讲堂的形式,弥补了以往家长只听老师讲没有参与其中的缺憾。包饺子、做烘焙、介绍燃气机车……各种职业的家长们通过来到学校进行体验式教育,给家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光荣小学德育教育开辟了新途径。

窗外,响起了学生们嘹亮的口号声,已经上完三节课的张悦并没有感到疲惫,她每天都习惯这个时间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孩子们上间操,校园内弥漫着“红色”气息,伴随着秋日的暖阳照在了办公桌上,也照进了她和孩子们的心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5b4075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