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兄弟姊妹间如何排序

2022-10-23 09:09:5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兄弟姊妹间如何排序》,欢迎阅读!
姊妹,排序,古代,兄弟,如何



古代兄弟姊妹间如何排序

在中国古代,兄弟姊妹间一是用伯(长、孟)、仲、叔、季等字表示排序,并且兄弟和姊妹分开排;二是按行第排序,即同一曾祖父的兄弟姊妹间按照长幼的次序一起排序,并且有时会用行第作为人名代称甚至名字。这两种方式都与宗族制及对礼教的重视有密切联系。



标签:古代 兄弟姊妹 排序 行第

宗族制自周代建立以来,在我国的整个古代社会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响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封建农业社会的特征以及受到生产力低下的影响,古人有着多子多福的习俗,十分希望子嗣兴旺,一般家庭都兄弟姊妹众多。同时又受到宗族制和礼教的影响,所以在兄弟姊妹间的排序上也很有讲究。古人用来表示兄弟姊妹间排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用伯(长、孟)、仲、叔、季等字表示排序

伯(长、孟)、仲、叔、季是我国上古时期普遍采用的兄弟姊妹间的排行用字。《仪礼·士冠礼》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郑玄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



在古代,伯、长、等字皆表示排行第一。《说文解字·人部》伯,长也。《说文解字·子部》孟,长也。”“的本义为长远,引申为年长。在兄弟或姊妹中的年龄最长,则排行第一,也泛指老大。伯、孟而言,是通称,一般与中、少搭配。如《易经·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之所以产生伯、这样的特指称谓,是因为在宗族制下,只有嫡长子拥有继承权,庶长子则没有,故非常有必要在名分上把嫡出与庶出的长子加以区别,于是就用特指嫡长子,特指庶长子。《白虎通义·姓名》伯者,长也。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嫡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称孟,鲁大夫孟氏是也。《左传·隐公元年》中有公元妃孟子;孔颖达疏:孟、伯,俱长也。《礼纬》云:‘庶长称孟’。然则嫡妻之子长者称伯,妾子长于妻子则称谓孟,所以别嫡庶也。”“伯、长、孟也用于女子的排行,指姊妹中最年长的。诗经·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指的就是大姐。春秋时期,齐为大国,齐的国姓是姜,故称齐君的长女为。引申后,泛称各国的长女。《诗经·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郑玄笺:孟姜,列国之长女。”“的本义是,引申后在排行中指老二。《释·释亲属》仲,中也。位在中也。《诗经·大雅·烝民》保兹天子,生仲山甫。据文献记载,仲山甫是鲁献公的第二个儿子。也用于女子的排行。《诗·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朱熹集传:仲氏,戴妫字也。高亨今注:仲氏,古代长子长女称伯称孟,中子中女称仲。”“的本义是拾取,通假后表排行第三,亦泛指排行靠后的众弟。《尚书·吕刑》伯父伯兄,仲叔季第,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孔传:伯仲叔季,顺少长也。”“本义为幼禾,引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c5e60b9c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